闕題 其二
天憐羈跡寄諸侯,差近危欄付與秋。
風物卷簾都在眼,湖山如畫恰當頭。
征鴻已作隨陽計,社燕能為幾日留。
頼有楚天涼夜月,二年相伴上譙樓。
天憐羈跡寄諸侯,差近危欄付與秋。
風物卷簾都在眼,湖山如畫恰當頭。
征鴻已作隨陽計,社燕能為幾日留。
頼有楚天涼夜月,二年相伴上譙樓。
上天憐憫我漂泊的蹤跡寄身于諸侯之地,讓我靠近高樓欄桿來感受這秋意。卷起簾子,風景都映入眼簾,湖光山色如畫般就在眼前。征鴻已經做好了向南遷徙的打算,社燕又能停留幾日呢?幸有楚地清涼夜晚的明月,兩年來一直陪伴我登上譙樓。
羈跡:漂泊的蹤跡。
差近:讓靠近。危欄:高樓的欄桿。
征鴻:遠飛的大雁。隨陽計:指大雁隨陽氣的變化而遷徙,秋天南飛。
社燕:燕子春社來,秋社去,故稱社燕。
頼:同“賴”,依靠、幸虧。
譙樓:城門上的瞭望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羈跡寄諸侯”可推測,詩人當時可能漂泊在外,寄身于某個諸侯之地。在秋夜登上譙樓,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羈旅愁緒和孤獨寂寞。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常見的秋景意象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漂泊的心境和情感。
蝴蝶自蘧蘧,群飛集仙洞。衣化是何年,攬卻游仙夢。
南州饒齒革,此去豈徒然。言征山海賦,用助水衡錢。井邑千金市,江門百丈船。錐刀未可算,寬大見君賢。
世上年華似車轂,俗中形態若樊籠。解開絳帳陳紅粉,何必通儒獨馬融。雨催春意苦無多,柳色花香奈汝何。誰舉一樽屬明月,小垂手舞緩聲歌。
盡知為客惡,還見別家多。風雨空愁在,山林奈晚何。
石巖削作鐵城埤,荒磴盤盤一線微。萬古筆峰欹日轂,半空劍石掛云衣。傍無扳木愁猿過,下有摩巢老鶴飛。此地從來天設險,亂離民復得依歸。
向空潭漱影,沁一縷、心痕澄碧。舊時閬風,歸飛無彩翼。此恨何極。縹緲前身事,劫塵消盡,幻古春顏色。泠泠怨響添寥寂。韻咽秦簫,寒凝楚瑟。幽悰更誰能識。念云娥素手,曾叩靈石。深燈遙夕。正孤懷暗抑。佩結秋蘭思,如淚滴。金陵夢里行客。悵珠瑛別久,故歡難覓。猶遺我、露魂冰魄。憑記取、那夜星筵對酒,和愁輕摘。馀溫在、似勸將惜。莫捲簾、看了玲瓏月,教人嘆息。
春色三分都有幾,二分已在雨聲中。墻東兩個桃花樹,恨殺朝來一番風。
扳援桂樹枝,秋色俄已半。為報山中人,花開正如霰。
仙家點石可成金,不屑尋常生意經。覓得倚天玄鐵劍,橫裁豎割售昆侖。
龍蛇筆底盤枯藤,兩卷風騷泣鬼神。此是玉成衣缽處,他年出語定驚人。
憶昔龍華幾到門,稻田流水似江村。帝城山色中天見,海寺鐘聲隔岸聞。準辦黃燈傳法祖,會留遺缽付僧孫。題詩丈室依然在,荔壁秋荒隱篆文。
雞人報曉五門開,鹵簿千官泊虎臺。天上鴐鵝先有信,九重鸞駕上都回。
長相思,乃在青天之外,碧海之湄。我欲見之望不極,側身太息涕漣洏。昔與君別者,驅車臨路岐。車塵向南起,回風吹滅之。君行遙遙,邈不可持。含悲蓄憤,郁其累累。瞻彼出月,弦望有時。乃靡朝夕,如渴如饑。落葉飄飖寧返枝,東流之水無還期。重華一去萬里絕,湘江秋竹何離離。寧為懊惱曲,莫奏長相思。思長意遠君不知,妾心所陳多苦辭。
晚過三江口,江空水急流。船頭燈火起,只尺是黃州。
聞說秦州地上仙,心無一物思飄然。云山想像俱成畫,杖屨追隨惜未緣。引鶴看花秋徑里,枕書聽雨夜窗前。回頭塵土三千丈,何處人間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