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十五首 其二一
天童仲冬第一句,槎槎牙牙老梅樹。
忽開花,一花兩花三四五花無數花。
清不可夸,香不可夸。
散作春容吹草木,衲僧個個頂門禿。
驀劄變怪,狂風暴雨交袞,大地雪漫漫。
老梅樹太無端,寒凍摩挲鼻孔酸。
天童仲冬第一句,槎槎牙牙老梅樹。
忽開花,一花兩花三四五花無數花。
清不可夸,香不可夸。
散作春容吹草木,衲僧個個頂門禿。
驀劄變怪,狂風暴雨交袞,大地雪漫漫。
老梅樹太無端,寒凍摩挲鼻孔酸。
天童寺仲冬時節的第一句話,就像那枝干參差不齊的老梅樹。忽然間梅樹開花了,一朵花、兩朵花、三四朵花、無數朵花。那清幽難以夸贊,那香氣也難以夸贊。梅花的神韻化作春色吹拂草木,僧人們個個頭頂光禿。突然景象變幻怪異,狂風和暴雨交織,大地被雪漫漫覆蓋。老梅樹真是太沒來由,在寒凍中摩挲鼻子都覺得酸。
天童:指天童寺。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十一月。
槎槎牙牙:形容梅樹枝干參差不齊的樣子。
衲僧:僧人,和尚。頂門禿:指僧人頭頂光禿。
驀劄:突然。交袞:交織。
無端:沒來由,無緣無故。
此詩為偈頌體,多與佛教禪理相關。天童寺是著名佛教寺院,作者可能在仲冬時節于天童寺中,看到老梅樹開花等景象,結合禪修感悟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自然和禪理的思考。
這首偈頌詩主旨在于借老梅樹開花及環境變化,蘊含禪機。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鮮明、意境變幻,語言通俗。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以自然景象傳達禪理,啟發修行者思考。
島樹壓叢云,波光鋪寒雪。
迥浸寒無暑,平空曉猶月。
呂父已入周,范蠡未辭越。
扁舟誰與同,浩歌幾千闋。
險途吁可憎,淺俗寖澆競。進物莫若利,趨時不如佞。
吾道何由亨,讒人方丑正。予生與時戾,所賦得剛勁。
力古恥浮文,論經斥非圣。強勉悅時事,難乎易天性。
木舌不卷柔,枯株微蔭映。沿洄避風波,進退觸機穽。
八載脫流銓,恩與萬家令。移官瘴嶺下,親闈阻溫凊。
南荒地多暑,嵐氛午猶暝。因思古令尹,舒慘系民命。
士元都下治,汲黯辭以病。幾欲慕伊人,去就得非輕。
雖然萬夫長,亦足觀以政。升進由漸階,困窮亦前定。
所以勤吏術,敺民一其行。澄清疏浚源,披攘塞邪徑。
吏手不得縱,奸豪無敢橫。訓染所難入,未免加笞榜。
宿黠殊欲悛,良民適相慶。僅慰百里心,莫聳四海聽。
世人重茍且,耳目非卓夐。庸兒難共議,寧與智者爭。
咄哉蠅蟲癡,不喜圭玉瑩。爾舌徒揚箕,吾心本如鏡。
質諸古圣賢,周孔與楊孟。當時窮達間,猶不免譏評。
況于吾徒者,得謗適為幸。丈夫抱事業,力行以待聘。
神龍潛于淵,不恥群蛙黽。騏驥縶于野,無嫌困泥濘。
一旦亨天衢,挺身立朝廷。禮義張國維,威福尊君柄。
接武臯夔際,致主勛華盛。名將日月垂,功與天地并。
彼已烏足論,攎懷成笑詠。
在昔知何人,鑿破青山骨。
飛泉直下來,千尺瀉倏忽。
兩壁蒼翠間,一陣風雷突。
傍無塵埃蹤,中有蛟龍窟。
寒氣不可響,猛勢豈能屈。
安得當旱年,為霖濟群物。
帝構籠多士,春官喜得人。
慶氛騰寶札,睿睠寵詞臣。
敞第張層構,傳家號絕珍。
更藏書萬卷,酣詠樂天鈞。
龍頭何在尾猶存,定向天中飲漢源。
且注靈泉清洞府,未呵甘雨活乾坤。
半空飛下珠千顆,平地澄來玉一盆。
寂寞云山非我宅,九霄高處是吾門。
一別俄然十二春,男兒志氣可因循。
簡編少見承平日,世路稀逢磊落人。
未免驅馳從縣道,已甘榮悴任天鈞。
惟君知我須同醉,且喜清時祿逮親。
君平山前白云老,五十休官何太早。咄哉官卑莫行道,鸞鳳豈肯爭粱稻。
愛山愛水去無時,漸老更買黃牛騎。長髯老奴挈榼隨,白纻皎皎山人衣。
因憐湖邊有逐客,也解忘形樂泉石。不使執轡從翁游,翁自出錢為買牛。
山中酒美數醑我,醉里詩成要我和。市兒指點應不識,底不輕裘走快馬。
毛夫子,真國士,出問風謠宣直指。瀟灑本是神仙人,功名強為蒼生起。
聞說騎牛不詆訶,手擘紅箋為作歌。英詞百卉鋪錦繡,雄辯三峽傾銀河。
我牛入山路漸熟,好歌吟聲易成曲。明年恩亦當放還,直入深云無管束。
欠卻劉家買牛黃金錢,又得毛公騎牛碧玉篇。
無復朱樓萬幕垂,碧流青嶂似當時。
不須越舞并秦唱,自有韓文與杜詩。
殘雪未消春到晚,彩毫爭落酒行遲。
滿簾紅日江天暮,隔浦一聲楊柳枝。
雨勢正漫漫,空階滴未殘。
重陰連地暗,爽氣逼人寒。
柱礎因云潤,池魚得水懽。
曉畦蔬甲綻,夜枕瓦聲干。
亂片飛林籜,衰紅泣砌蘭。
前溪有歸客,清思發毫端。
久客西城里,人家似舊鄰。
眾知趨事懶,僧厭打門頻。
倦枕費窗竹,開書破硯塵。
陰晴消白日,門巷忽青春。
寄問閩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
帳前約束承嚴節,按下文書接署云。
北去最先趨畫戟,老來應免醉紅裙。
新篇一攬思游舊,搔首孤吟日又曛。
綠渠春水走潺湲,畫閣嵩巒映碧鮮。
酒令已行金盞側,樂聲初急翠裙圓。
清游勝事傳京下,多麗新詞到海邊。
曾是罇前沈醉客,天涯回望重依然。
天柱支南極,蓬山壓巨鰲。
云崩石道險,潮落海門高。
客館聞鼉鼓,秋風憶蟹螯。
憑欄望鄉樹,千里楚江臯。
壇宇榛蕪幾十年,遺基重葺控長川。
羽人便是雙飛鶴,仙籍須增一洞天。
藍嶠逢秋無敗葉,龜池經夏有甘泉。
操舟過客宜停棹,暫到塵襟自灑然。
使旌驅近郭,民宴列芳池。
泄泄春臺上,沈沈暮海涯。
鴻驚人宛轉,電激騎追隨。
此會經年至,須防日似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