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湖二首 其一
藻荇連延十畝余,從來佳致與人俱。
水禽撲碌時驚枕,城月朦朧當畫圖。
莫去渚蘭留作珮,剩栽洲橘遣為奴。
從今杖屨頻來往,乞與嘉名喚雁湖。
藻荇連延十畝余,從來佳致與人俱。
水禽撲碌時驚枕,城月朦朧當畫圖。
莫去渚蘭留作珮,剩栽洲橘遣為奴。
從今杖屨頻來往,乞與嘉名喚雁湖。
藻荇相連綿延十多畝,這里向來美好的景致與人相伴。水禽撲騰的聲音不時驚醒睡夢中的人,城上朦朧的月色就像一幅圖畫。不要采去洲渚上的蘭花,留著它做成玉佩;多栽些洲上的橘子樹,把它們當作奴仆。從現在起我會頻繁地拄著拐杖、穿著鞋子來這里,請求給這湖取個好名字叫雁湖。
藻荇:水生植物。
佳致:美好的景致。
撲碌:水禽撲騰的聲音。
渚蘭:洲渚上的蘭花。珮:玉佩。
剩栽:多栽。遣為奴:把它們當作奴仆。
杖屨:拄著拐杖、穿著鞋子,指出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偶然發現雁湖這一美景,被其吸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內心感受。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欣賞自然之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雁湖景色,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營造出優美意境。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感知和追求,在文學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山水的喜愛和詩意表達。
太湖東轉碧溪斜,來訪南州孺子家。舊學不嫌樊氏稼,閒情兼種邵平瓜。畫船載酒人如玉,醉筆題詩墨似鴉。好約年年為此會,前村蹋雪看梅花。
紫罽軿車從六龍,盡隨仙曲度青空。蒼山樓闕旃林里,赤羽旌麾野廟中。百姓未忘周大賚,成都元有漢遺風。流鶯不管傷春恨,沖落桃花滿樹紅。
閒情素乖俗,樂彼中林居。林居未云果,幽賞意有馀。出郭青山多,佳木亦扶疏。并游得良友,方駕從所如。翠微薄炎景,蘿風汎涼裾。云徑步窈窕,石門入清虛。少留席豐草,綠縟綿以舒。叢柯翳鳴鳥,石澗清有魚。形神一蕭散,疲勚亦已祛。夤緣龜巖東,遂即歐陽廬。懷賢仰高躅,撫跡驚廢墟。愿留石中室,畢誦人間書。茲焉恐遲暮,眷眷空躊躇。
遏住行云不敢飛,一聲還噎一聲悲。蠻兒深愜龍岡意,唱得香山楊柳枝。
麗日和風雨乍過,一丘一壑足婆娑。薄田有粟身無恙,天地私吾亦已多。
野老柴門不慣開,有僧飛錫自天臺。前身莫是寒山子,攜得清詩滿袖來。棒喝機鋒捷似飛,推敲事業費尋思。師歸定被叢林笑,腹里無禪卻有詩。
婁江江上樓居好,滄海海頭城邑新。蠻郎打鼓爭起柂,鮫客捧珠來售人。風燈照人不數點,霜月涌波才一輪。人生會合豈易得,看劍引杯寧厭頻。
萬里胡天泣楚冠,南云歸計路漫漫。尚圖一旅興王易,不念孤兒立國難。樓櫓海門西日暗,劍歌江介朔風寒。九原負痛遺編在,朔雪殘燈掩淚看。
每憶家林結弟兄,別來空感故鄉情。天涯白首重相見,客里殘觴且共傾。積雪寒江楓盡落,斷?孤嶂月偏明。十年滄海多離別,豈必今宵淚滿纓。
西望松遼接兩蒙,延邊翠色絕關東。物華天寶鐘靈秀,長白山前泣落紅。
祠前簫鼓賽如云,茹泣爭劖吊古文。一等英雄含恨死,幾時論定曲將軍。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于焉忽相見,歲晏將如何。
瀉青風柳顫如睫,開徹風花疑幻雪。人間天使翼成灰,一夕傾城寒霧澈,沈沈迷魄曼歌謁,故也淹星和閉月。微燈鱗火是耶非,累累冰淩依骨疊。
春去人留雨散萍,空馀芳杜滿前汀。歌騷每畏湘云黑,處困愁看越水青。淚應猿聲千疊斷,魂依鱷渚萬波冥。子山哀賦懸今古,蕭瑟悲涼那可聽。
畫戟清香上紫云,西園明月坐絪缊。三年桂樹尊前別,一夜梅花笛里聞。白雪齋中人漸老,黃金臺上客成群。朝來太史占星聚,燦爛干將易水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