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中送從事歸滎陽
故園衰草帶滎波,歲晚知如君思何。
輕橐歸時魯縞薄,累路盡逢知己在,曾無對酒不高歌。
故園衰草帶滎波,歲晚知如君思何。
輕橐歸時魯縞薄,累路盡逢知己在,曾無對酒不高歌。
故鄉衰敗的野草環繞著滎波,年末時真不知你心中是怎樣的思念。你歸鄉時行囊輕便,所帶的魯縞單薄。一路上處處都能遇到知己,沒有一次對酒時不縱情高歌。
故園:故鄉。
滎波:古澤名,在今河南滎陽一帶。
歲晚:年末。
輕橐:輕便的行囊。
魯縞:山東一帶生產的白色生絹。
累路:一路上。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魯中時,友人要返回滎陽,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時期,友人歸鄉或許是出于對故鄉的思念等原因。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歸鄉,突出特點是情感表達豐富,既有對故鄉凄涼景象的描繪,又有友人遇知己的歡快。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送別詩的一種情感表達模式。
寰中。儒宗。惟公。坐春風。融融。三千泗濱昔相從。亂離危厄重重。尋舊宮。師表一碑豐。屹屹高堂環竹松。通今博古,道義橫胸。哲人去后,浩氣縈回昊穹。千載兮山蔥蘢。百世兮湖溟濛。湖山瞻德隆。門墻桃李秾。四海發花紅。傳業薪火無盡窮。
嶺路吳江隔一關,一篷風去一篷還。灘聲漁唱原堪樂,不向仙人乞大丹。
一點銀蟾在碧空,千載城廓夜玲瓏。回首昔日遨游處,覺得分明是管中。今日曾知進步來,彀愚深自克多才。些兒不閉公門戶,盡著多才打不開。
面裂愁出門,指直但藏袖。誰云三峽熱,有此凜冽候。殷勤愧雪片,飛舞為我壽。方驚四山積,已見萬瓦覆。豈惟寒到骨,遂覺疾在腠。地爐熾薪炭,噤坐連昏晝。梅花真強項,不肯落春后。俗人愛桃李,苦道太疏瘦。清芬終見賞,此事非速售。已矣吾何言,高枕聽檐溜。
王郎才地本凡庸,愛女憐才感謝公。羯末許陪狂爛漫,云英教捧醉朦朧。肯令癡恚隨中婦,喜見嬌雛似外翁。共繞病人連夜坐,最傷心處此心同。
夢隔關河后,浮云變復常。來過遲皓月,坐久爇名香。良晤憐多別,深杯惜未狂。燈光紛去馬,投轄賦流黃。
寒泉將雨小池渾,淡淡光風散藻蘋。丹鯽騰梭驚燕沒,青鰱吹絮趁蛙喧。江湖若個長竿伴,日月依然直釣軒。最好夜深持燭看,碧虛如鏡白波翻。
宇宙信空闊,方外多友生。世情到口厭,名障入心輕。月寫風枝影,人驚夜雀聲。射堂千畝雪,乘醉更同行。
南風帆席到非遙,桑落洲邊不上潮。入饌鮮鱗飛白版,滴窗疏雨剪紅蕉。江光西望涵三楚,山色東浮見六朝。舊好君鄉三拜在,并將新詠寄東樵。
黃道初開御幄新,山呼動地聽絲綸。人間喜見新丞相,江上猶呼舊舍人。此事十年爭屈指,于今四海在洪鈞。調元別有無邊手,付與江山自在春。
主恩揮涕濕朝霞,搖落西風素柰花。猶記綠鬟初覆額,相將女伴選良家。
天之于吾何為乎,坑葬英雄斬義仁。天之于世何為乎,崇蘊蠆蛾朋頑嚚。仲尼之檀何如桓魋之斧,犢華既死方問津。天下無一人知己,殺我成我何不辰。熊虺食魄鸮食魂,菉葹不噬噬蘭筠。嗟德之生以正己,不惟正己物以淳。不能使世之皆曾史而無盜蹠兮,雖德之生已不倫。
豈知東海流,水石不可堙。徘徊西山側,來往空傷神。瘏口功不就,填之巳千春。寄言精衛鳥,柰何此洪津。
平皋斷岸蔚深深,鶴渚山翁釣石臨。憂國空馀雙鬢雪,為漁已了百年心。漫從云水尋芳躅,坐愛松篁落翠陰。乘興重來應不遠,扣弦還許續高吟。
遠眺翠微近,云木澹清姿。石華浮半空,飛泉激流凘。其陽饒怪石,小大紛參差。萬嶺郁相錯,孤云停不移。中峰構翠龕,一一能仁祠。山僧衣蘿薜,雜以松蘚皮。導我磨蒼崖,覽古生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