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歸口號 其一
壯年梁父粗成吟,亦謂逢時可盡心。
過了許多空日月,得來輕棄舊山林。
平生簡冊心猶壯,晚歲規模力不任。
何事一來何事去,去來端的要知音。
壯年梁父粗成吟,亦謂逢時可盡心。
過了許多空日月,得來輕棄舊山林。
平生簡冊心猶壯,晚歲規模力不任。
何事一來何事去,去來端的要知音。
壯年時我已能粗略吟誦《梁父吟》,也以為遇到好時機便可盡心施展抱負。可過了許多歲月卻都虛度,輕易地舍棄了從前隱居的山林。我一生對書籍學問心懷壯志,到了晚年卻力不從心難以實現規劃。為何來又為何去,這去來之間真需要有知音理解。
梁父:即《梁父吟》,古樂府曲名,傳說諸葛亮好為《梁父吟》。這里借指抱負。
簡冊:書籍。
端的:究竟,確實。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晚年回顧一生經歷,看到自己雖心懷壯志,但歲月流逝卻未能實現抱負,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壯志未酬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深沉,以質樸語言表達內心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古代文人普遍的懷才不遇心境。
聲華名歷幾興衰,八十看殘更問誰。曼倩何曾知漢碣,伏生元可誦秦遺。字留正氣存先節,山對秋光別有題。萬里與君盟水鳥,瑤琴一曲入無為。
卯君囊卻上公車,梵宇毗邪應滿廬。白笑蒙莊老弟子,南華又作一通書。
古人處丘園,如彼不嫁女。終身秉大節,敢恨老環堵。嗟予晚乃覺,乞骸歸卒伍。去就講已熟,穴居宜知雨。百尺持汲綆,道長畏天暑。先見雖有慚,愛身亦自許。
何者老翁,托名黃石。蚤鑒留侯,脫履令拾。玉韜金版,授之不惜。定帝謀王,谷城留跡。
媚灶吾何敢,送窮亦古人。蘭魂無怪惑,筆墓自嶙峋。世事惟孤劍,文心比竹筠。匹夫誠有罪,懷璧山之根。
遍索天地間,彼此最癡癖。主人幸未來,與君為莫逆。
乳鵲巢成旅雁回,幽棲引興亦遐哉。閑園若謂無車馬,黃葉何因一道開。
洗后高桐不染塵,小池西畔草如茵。十旬積雨愁嘉客,兩度離家愧主人。龍劍飛潛原有數,馬翁得失孰為真。三年看爾沖天羽,萬里摶風慰老親。
百年聞道屬斯人,碧玉中藏太古春。今我登樓望江水,青山紅樹四無鄰。
新蟬上樹空遺蛻,野雀哺雛爭小蟲。粉沾衣袖竹枝雨,香滿水亭荷葉風。
素領應隨秋氣深,卻緣消渴罷彈琴。美人一賦堪千古,何用子虛與上林。
亭上悠然坐見山,東西回合隱如環。懸崖有路神先往,叢桂無言手自攀。理到靜中應自得,事于身外不相關。金堂玉室分明在,何事高人去不還。
庭前木蘭花,皦皦扶春陽。鶴鳴夜漏午,步花獨歌商。低迷露濕衣,浩蕩月滿梁。深省渺誰語,中心空自藏。出門夾徑松,春盡花滿林。毿毿麈尾黃,裊裊云氣深。仙人左元放,騎龍夜相尋。飯我花杪露,實腹虛其心。銅瓶一穟蕙,芳潔以自旌。相看色轉睟,未言意先傾。翛如鄭子真,聲名豈其卿。明窗細披挹,心空氣和平。
孤影衰顏雜苦酸,茴香豆冷酒杯殘。可憐久立長街上,只讓游人帶笑看。
登臨此日正宜春,萬里鯨波絕點塵。銅柱舊營高細柳,玉壺新月照歸人。旌旗閃日遮龍藏,鹢鸛奔云逸鳳津。劍閣燕然誰屬筆,千秋大業始圖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