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當涂次池陽崎嶇山行石多可愛因用袁席之韻
平生愛奇石,如見古君子。
一卷窗牖間,時復為隠幾。
茲行池陽路,終日亂山里。
道傍石叢生,牛羊亂虎兕。
中有篆籀文,鼎彝間罍洗。
縱橫列簨虡,埋沒見追蠡。
嗟予心好之,愧恨無能徙。
著手為摩挲,卻立復睥睨。
有似南陽公,可就不可致。
是宜米元章,一見輒下拜。
倘可從予招,安車更加禮。
平生愛奇石,如見古君子。
一卷窗牖間,時復為隠幾。
茲行池陽路,終日亂山里。
道傍石叢生,牛羊亂虎兕。
中有篆籀文,鼎彝間罍洗。
縱橫列簨虡,埋沒見追蠡。
嗟予心好之,愧恨無能徙。
著手為摩挲,卻立復睥睨。
有似南陽公,可就不可致。
是宜米元章,一見輒下拜。
倘可從予招,安車更加禮。
我一生都喜愛奇石,就好像見到古代的君子。把一卷奇石放在窗戶邊,時常還能憑靠它休息。這次前往池陽的路上,一整天都在群山之中。道路旁石頭叢生,像牛羊、老虎、犀牛一樣雜亂。其中石頭上有像篆籀一樣的文字,如同鼎彝和罍洗等器物上的花紋。它們縱橫排列,如同簨虡,埋沒的地方能看到像鐘口磨損的痕跡。我內心十分喜愛它們,慚愧遺憾自己沒辦法搬走它們。伸手撫摸它們,退后站立又斜著眼睛看。就像南陽公,只能接近卻不能招致。這應該是米元章那樣的人,一見到就會下拜。倘若它們能聽從我的召喚,我會用安車并以更重的禮節對待它們。
隠幾:憑靠幾案。
兕:古代指犀牛一類的獸。
篆籀文:泛指篆書。
鼎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禮器。
罍洗:古代祭祀或進食前用以潔手的器皿。
簨虡:古代懸掛鐘磬的架子。
追蠡:鐘鈕磨損要斷的樣子。
摩挲:用手撫摸。
睥睨:斜著眼睛看。
南陽公:未明確所指何人。
米元章:即米芾,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愛石成癖。
安車: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車,古車多立乘,此為坐乘,故稱安車。
詩人在前往當涂,途徑池陽的崎嶇山行途中,看到路邊眾多可愛的石頭,觸發了創作靈感,寫下此詩。當時詩人在旅途中,可能心情較為閑適,對自然和文化有著敏銳的感知。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奇石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將對石頭的描寫與文化典故相結合,展現出獨特的審美情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和文學素養。
昔予牧大梁,庠序多俊民。峨冠列廣座,雅論何彬彬。思慕信陵義,密爾申交親。輸心誓白日,永懷越千春。
驚風西北起,奄忽暗流塵。巾車一何迫,泣別長河濱。生死忽乖隔,淚下沾衣紳。
南遷度湘渚,湘渚阻且深。蛟魚凌波起,駭浪如高岑。巖巒仄無地,草木多毒淫。三歲棲絕域,長恐遂幽沈。
鳴雁自北來,銜書置庭陰。開椷覽流藻,乃是瀟湘吟。薄俗昧交義,貴賤異中襟。與子絕會面,庶以明遠心。
水精冷浸碧叢玉,
琉璃涌出青毛猬。
何人采得離波瀾,
劈破顆顆生光寒。
白塔城邊路,青山郭外樓。
一驢駝去恰逢秋。莫為幾枝楊柳、便生愁。
燕子都飛去,桃花尚在不。
情懷怊悵酒旗收。依舊夕陽西下、水東流。
嵚崟嵎中山,毗以五色壇。瞱彼石桂英,璀璨于其間。明公昔棲遁,采之奉晨餐。上藥西母授,長有好容顏。翩然出瑞世,日與夔龍班。豈必赤松游,方期龜鶴年。歌以言之,嵚崟嵎中山。
甘泉郁嵯峨,代有芝房歌。漢德及草木,漢澤流江河。毗林產九莖,云霞覆其阿。樂府盛西京,郡國宣中和。司空入宅揆,調燮功更多。際此黃虞日,商谷將如何。歌以言之,甘泉郁嵯峨。
三秀何煌煌,玉柈薦嘉祥。朱衣繡羅裳,華筵樂未央。青云接武起,象笏方滿床。球瑟和以鳴,鸞鳳紛而翔。開幄延鮮風,奉觴儼成行。顧瞻銅池上,照灼白日光。歌以言之,三秀何煌煌。
花樹繽紛劫外春。扁舟疑在武陵津。
溪南溪北飛紅雨,山后山前燒絳云。
閒品茗,席芳茵。大羅深處著吟身。
流杯又報胡麻熟,一抹斜曛掩洞門。
萍蹤浪跡滯天涯,誰可開懷共酒卮。
每向槐陰尋舊雨,幾經苔徑覓新詩。
地非巢父牽牛處,人是濂溪解綬時。
同在風塵名利外,孤云野鶴自相隨。
珊瑚石亞玉瑯玕,搖曳云稍翠色寒。疑是朝真仙佩響,清音縹緲碧云端。
閑歌淇澳步虛庭,一炷爐煙繞翠屏。試寫瀟湘秋半幅,硯池浮動墨花馨。
采蘭憶昔過湘浦,兩岸修篁帶雨看。此日晴窗見圖畫,令人清興滿江干。
瑤臺月上夜將分,勁節修儀見此君。一段高標誰寫得,九天涼露落紛紛。
我笑共工緣底怒。觸斷峨峨天一柱。補天又笑女媧忙,卻將此石投閑處。野煙荒草路。先生柱杖來看汝。倚蒼苔,摩挲試問,千古幾風雨。
長被兒童敲火苦。時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巖屏,鏘然一滴甘泉乳。結亭三四五。會相暖熱攜歌舞。細思量,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
九天旭日照銅龍,
朝罷從容侍上宮。
花萼聯翩方晝永,
晨昏常與問安同。
星壇松檜倚瓊梯,帝座旌幢拂紫霓。
丹客眠云金鴿老,水姬呼雨白龍啼。
樓臺隱映齊梁變,巖壑憑陵日月低。
倒捲水簾風滿袖,山靈留我濯塵泥。
世競江西派,人吟老杜詩。
五言真有律,徐稚是吾師。
不但時相似,還能猛出奇。
平生誤學處,深恐不能醫。
金碧樓臺繪六朝,祇今秋夕勝春宵。
三更燈影搖歌舫,十里脂香膩畫橋。
甲帳鎖云誰夢熟,丁簾鉤月總魂銷。
秦箏趙瑟東西是,小字何從記楚翹。
憶荷公車薦,多慚識面求。
驚心異生死,倒指十春秋。
國士懷青眼,門生慨白頭。
束芻催老淚,東與大江流。
平遠樓臺據蜀岡,三峰起伏萬松蒼。
風流太守開公宴,江上諸山到此堂。
曾制荷觴傾碧釀,似甘棠。
醉翁之意髯翁得,同爇文忠一瓣香。
周行櫛比未應充,薦廟方求古鼎鐘。
經眼乍愁千紙積,解頤聊喜一言逢。
黃花庭檻時雖過,白酒鄰槽愿可從。
更促寄衣真似旅,曉堂初怯露寒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