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匡山瑞木圖二首 其一
孤根初作兩枝榮,五朵終連獨干明。
看取松楸天瑞好,如何草木世人輕。
春花秋葉垂千載,雁字鸰原了一生。
孝友編中圖畫底,子孫忽自占清名。
孤根初作兩枝榮,五朵終連獨干明。
看取松楸天瑞好,如何草木世人輕。
春花秋葉垂千載,雁字鸰原了一生。
孝友編中圖畫底,子孫忽自占清名。
孤獨的樹根起初長出兩枝繁茂的枝干,最終五朵花連著單獨的樹干顯得明亮??纯此蓸浜烷睒溥@樣上天降下的祥瑞之景多好,為何世人卻輕視草木。春花秋葉歷經千年依舊存在,大雁排成的字形、鹡鸰在原野的情景伴隨一生。在記載孝友事跡的書中、圖畫里,子孫忽然為自己贏得了清名。
孤根:孤獨的樹根。
瑞:祥瑞。
松楸:松樹與楸樹,常種于墓地,也象征祥瑞。
雁字:大雁飛行時排成的字形。
鸰原:出自《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后以“鸰原”比喻兄弟。
孝友:指事父母孝順、對兄弟友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看到匡山瑞木圖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重視家族傳承、孝友之道,詩人借此圖表達對家族美好品德延續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描繪瑞木之景,感慨世人對自然的態度,強調家族孝友傳承的重要性。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家族品德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和人們的思想觀念。
漆書行復開藏壁,金版方思得釣璜。何似懸車無一事,逍遙塵表壽而康。
梁山云氣行如馬,親庭正在云之下。十年遠宦隔天涯,日日瞻云淚盈把。白云可望親不逢,此心每與云俱東。人生有親不能養,金章壓肘輕如蓬。白云不定飛還止,堂上慈親念游子。幾時路指梁山云,萱草花前奉甘旨。
丈夫磊磊落落,下土戚戚營營。獨勘莊周蝶夢,不聞祖逖雞鳴。
人間何事使人驚,一死能全萬古名。合巹已相同穴葬,蓋棺寧忍別偷生。肝腸斷折情猶切,節義堅貞命必輕。多少英雄名達士,臨危何不盡忠誠。
嶧陽嶰谷總奇材,別有奇材泗水隈。圣治無為用韶樂,選材須獻大廷來。
陳王擅書府,河間富典墳。五車方累篋,七閣自連云。松槧芳帙氣,柏熏起廚文。羽陵青簡出,媯泉綠字分。方因接游圣,暫得奉朝聞。峰樓霞早發,林殿日先曛。洛城復接限,歸軒畏后群。
帝城云物逢冬仲,玉署含毫對此辰。恩重歲時多筆札,地偏清切少風塵。向人梅柳迎陽發,近苑樓臺過雪新。吹律定應回黍谷,負暄終擬獻楓宸。
褦襶過從不厭頻,牛腰行卷墨方新。生平祗被虛名累,耐可殘年乞與人。
雁門八月無鴻雁,避雪羅浮去不違。我憶羅浮有慈母,夢魂先逐雁南飛。
千秋北固舊知名,想見禪房掩晝扃。坐上休論失匕箸,定中那復駭雷霆。圖書遮榻青燈暗,鐘鼓喧江白浪腥。天外樓臺近浮玉,與誰飛錫過南?。
噭噭云中雁,迢迢向南飛。萬里從沙漠,愴惻興予悲。所悲曷云誰,乃謂予中姨。中姨同予生,亦復同操持。許嫁不肯嫁,形與心相隨。忽聞良人殂,潸然淚橫洟。雖無琴瑟好,父母曾相期。禮義發天性,此豈世俗知。載鬼且張弧,今昔多然疑。道路既阻修,魂魄竟長辭。我非念骨肉,豈更為情癡。落葉隨風飄,故株終不移。黃河亦易竭,水流難向西。寒日沉東溟,濯魄乃逾輝。桑榆盼初景,聊為一登臺。
廛市厭煩囂,偶來幽寂處。水流半掩扉,坐久卻忘去。
影疏香暗別多時,道上何人寄折枝。月暗山中新雨歇,云生壑底曉星遲。樵夫歸去應先覺,騷客高眠竟未知。若待明朝乘暮雪,花前猶有酒催詩。
原野何寥闊,春歸淚眼中。眾山遙帶雨,一水遠浮空。民已三年戰,今成四海窮。干戈悲未息,臨眺氣如虹。
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盤華屋。還又要、萬間寒士,眼前突兀。一舸歸來輕葉,兩翁相對清如鵠。道如今、吾亦愛吾廬,多松菊。人道是,荒年谷。還又似,豐年玉。甚等閑卻為,鱸魚歸速。野鶴溪邊留杖屨,行人墻外聽絲竹。問近來、風月幾遍詩,三千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