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康席上觀贛妓秀英作墨梅竹
南州佳人號秀英,竊弄毛颕親儒生。
解衣傍若無我輩,疎梅矮竹真天成。
公主朝粧弄眉墨,誤作鉛華污宮額。
此君劍器藏鋒铓,張顛幻出公孫娘。
我來忽見驚心目,張八何生魏何熟。
酒酣耳熱且勿喧,為我慇懃寫雙幅。
南州佳人號秀英,竊弄毛颕親儒生。
解衣傍若無我輩,疎梅矮竹真天成。
公主朝粧弄眉墨,誤作鉛華污宮額。
此君劍器藏鋒铓,張顛幻出公孫娘。
我來忽見驚心目,張八何生魏何熟。
酒酣耳熱且勿喧,為我慇懃寫雙幅。
南方有位佳人叫秀英,偷偷拿起毛筆親近儒生。她寬衣作畫旁若無人,那疏落的梅花和矮小的竹子宛如天然生成。就像公主晨起梳妝擺弄眉墨,不小心用鉛粉弄臟了宮妝額頭。筆下的竹子好似藏著鋒芒的劍器,如同張旭筆下幻化出公孫大娘的舞姿。我來此忽然看到這畫作,心中震驚,張八、何生、魏熟與之相比又如何呢。酒興正濃時大家先別喧鬧,讓她為我用心地再畫兩幅。
毛颕:毛筆的代稱。
疎:同“疏”。
公主朝粧弄眉墨,誤作鉛華污宮額:用典,形容女子作畫時的情景。
此君:指竹子。
劍器:指劍器舞。
張顛:指唐代書法家張旭。
公孫娘:唐代著名舞蹈家,善舞劍器。
張八、何生、魏熟:可能是當時有名的畫家。
慇懃:同“殷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在方南康的宴席上,詩人觀看贛妓秀英作墨梅竹后有感而發。當時或許是文人雅士聚會,氛圍輕松愉悅,詩人被秀英的畫技所震撼,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贛妓秀英的墨梅竹畫作。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展現畫作之妙。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記錄了當時的藝術場景和文人的審美情趣。
幽蘭新筍為誰來,
想見山居一一栽。
春日遲遲風淡淡,
幾番成竹幾枝開。
青石流傳亦有年,
迎恩于此慶堯天。
山呼北闕晴云表,
玉燭祥光正煜然。
閣雨牽云湖不流,
遙憐琴酒在山樓。
客中亦有閒愁思,
但見湖山便不愁。
欲得必存。
當舉煙。
我屋與君室,濟河南北州。相逢楚天晚,卻看蜀江流。老境渾能迫,妖氛竟未收。何時一廛地,歸種故園秋。
別去才三月,人來已兩書。老懷多弛曠,厚意獨勤渠。共嘆飄流際,能收謗罵馀。春風綠林壑,還佇短轅車。
萬靈朝拱接清都。
享南郊,欽天法祖。
愿圣人,承乾納祜。
中和位育,龜范馬陳圖。
芳序雖云晚,
華顛亦已新。
蛩鳴偏傍耳,
燕去不辭人。
山隱棲巖路,
朝嬰佩玉身。
故溪應更好,
前夜夢垂綸。
嫩綠成堆樹影重
公庭天迥日融融
簡孚暫折桁楊獄
佔畢仍專夏楚功
載酒未親奇字老
尋詩多愧蹇驢翁
蕓香小閣端溪石
卻被紅塵兩月封
乾坤易老,嘆風塵飄蕩,河山分裂。名分綱常都掃地,曾有何人提挈。身翊飛龍,氣吞胡馬,赤手扶天闕。精忠照耀,一時名并日月。
須信天理人心,自來不泯,千載思遺烈。廟貌燕山崇祀典,華表三忠新揭。西北中原,東南王氣,回首驚風雪。傷心行路,不堪日暮時節。
裙屐聯翩步當車,
登高來訪白云居。
主人好客家藏酒,
孝子思親墓有廬。
秋色漸催楓樹老,
西風輕拂鬢絲疏。
年年我愿修前例,
山水庭園畫不如。
算秋來景物,皆勝賞、況重陽。正露冷欲霜,煙輕不雨,玉宇開張。蜀人從來好事,遇良辰、不肯負時光。藥市家家簾幕,酒樓處處絲簧。
婆娑老子興難忘。聊復與平章。也隨分登高,茱萸綴席,菊蕊浮觴。明年未知誰健,笑杜陵、底事獨凄涼。不道頻開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班荊曾上谷,
把袂復江墳。
共是皇華使,
猶憐鴻雁群。
太行驅馬倦,
南浦待桐分。
何日羅浮上,
相期理白云。
故國登臨多少恨,驚心片霎滄桑。野旂戍鼓滿空江。重尋葵麥徑,猶識舊殘陽。
信道青衫無淚濕,何堪半壁秋光。回風驚雁欲辭行。江山如夢里,無處問興亡。
園林換葉梅初熟,
池館無人燕學飛。
盜語主人,驪駒唱、留行無術。堪嘆息、井叢熠耀,臼荒松術。冥阸關高驢龁薦,王官谷險猿偷栗。算一年、作客縱歸來,無多日。
何不販,山中漆。何不織,機頭匹。只年年懷刺,幾時投筆。胠篋愁看君笥儉,緘縢喜遜鄰家密。請先生、晨起檢空箱,如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