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望龜峰
面對靈龜最上峰,舟中活計不為窮。
半春臺下桃花水,一霎岸邊楊柳風。
天巧此時窮險怪,淵泉終日悟流通。
一生堪笑漁翁拙,臥聽瀟瀟雨打篷。
面對靈龜最上峰,舟中活計不為窮。
半春臺下桃花水,一霎岸邊楊柳風。
天巧此時窮險怪,淵泉終日悟流通。
一生堪笑漁翁拙,臥聽瀟瀟雨打篷。
正對著靈龜峰那最挺拔的山峰,在舟中的生活也不算困窘。暮春時節臺下是漲起的桃花水,一瞬間岸邊吹過楊柳風。大自然的巧妙在此時盡顯險峻奇特,從深泉中終日領悟到流通的道理。一生好笑那漁翁的愚拙,只知道躺著聽那瀟瀟雨打船篷的聲音。
活計:生計。
桃花水:指春汛。
一霎: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天巧:自然的巧妙。
淵泉:深泉。
拙:愚笨。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舟行途中,看到龜峰及周邊美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心境閑適,對自然充滿好奇與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舟行所見之景,表達對自然的喜愛和對生活的思考。其特點是景中含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獨特的感悟。
一更邊月上,流影照長城。營門擊刁斗,萬隊寂無聲。
五噫已出東洛,三復愿比南容。學道未逢潘盎,草書猶似楊風。
黃鵠高飛云路遐,野鳧謀食但泥沙。山中樗櫟年年在,看盡西風木槿花。
忠端多名跡,可敬亦可愛。略觀近入藏,此卷宜為最。東洲與石洲,兩跋已云備。乙盦為六詩,逸韻轉奇肆。我觀書品論,迂謹有殊致。茂弘安石間,逸少乃其次。正坐書掩名,釣戈等能事。學中七八乘,作書特未藝。豈堪溷長者,曾不辨法意。作書莫作草,懷素尤為厲。君實與明道,不草究何礙。時人解章草,黃謝若小異。云間周思兼,獨往擅妙詣。行草推覺斯,未老鋒猶銳。未若倪鴻寶,掩蘇當抹蔡。縉紳憚小楷,率爾趁筆勢。一札才四行,大書那足貴。又與鴻寶書,持論主遒媚。以此考所見,言行實不背。昔嘗睹榕頌,雋拔有古味。樟讞與千文,天壤或猶在。善書輕其書,小技故可愧。荊公賦顏碑,語意絕相類。吾生無死所,偷活識前輩。猶期樹名節,何用托文字。
龍波乍起湘云濕,帝子欲歸歸不得。十二煙鬟點遙碧,到今愁魄寄湘花,畫出深愁云繞筆。
至寶人所秘,感君輕暗投。還君祝君富,不是薄隋侯。
搖曳春風綠萬絲,笙簧朝暮語鶯兒。誰知孝子傷心處,不見停杯側耳時。
瀟湘在何處?展卷心悠然。是中有云飛,上與蒼悟連。憶昔弄扁舟,載雪清江天。湘君招不來,明月隨我前。微鐘破征夢,落雁棲寒煙。回首行萬里,攬衣羨孤搴。可憐楚人辭,憔悴窮歲年。圖畫豈不好,此意誰復傳?已矣三嘆嗟,臨風叩商弦。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云。緣階起素沫,竟水聚圓文。河柳低未舉,山花落已芬。清尊久不薦,淹留遂待君。
詔墨九重溫,文星執法尊。朱軒窮海國,絳帳啟橋門。水鏡名先著,風霜氣巳吞。遙知拜慶日,桃李解酬恩。
屬玉雙飛水滿塘,石爐柏子掩山房。一瓶瀑煮春風濕,只聽松聲意自長。
粲粲金英美可餐,九秋風露與清寒。墨君莫妒夫然色,終遣靈均怨子蘭。
遠憶巫山陽,花明淥江暖。躊躇未得往,淚向南云滿。春風復無情,吹我夢魂斷。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短。
二更邊月高,戰士攬征袍。何時封定遠,霜露濕弓刀。
石渠何須反顧,水驛幸足相容。長江大欲見庇,探支八月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