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月上人住寶積寺
天竺應須老辨才,羅浮那得染塵埃。
試看出日朱明觀,便是中天積翠臺。
起廢合歸良匠手,安禪好住白云堆。
寄聲舊日黃居士,九鎖丹函請一開。
天竺應須老辨才,羅浮那得染塵埃。
試看出日朱明觀,便是中天積翠臺。
起廢合歸良匠手,安禪好住白云堆。
寄聲舊日黃居士,九鎖丹函請一開。
天竺山本應是老辨才長久居住之地,羅浮山又怎會沾染塵埃。且看那朱明觀日出之景,就如同那天空中的積翠臺。復興寶積寺之事應當交付給賢能之人,你安心修行可住在那白云繚繞處。替我問候舊日的黃居士,把那九鎖丹函打開吧。
月上人:僧人。寶積寺:寺廟名。
天竺:山名。辨才:北宋高僧。
羅浮:山名。
朱明觀:道觀名。
積翠臺:形容寶積寺所處環境如翠色高臺般美好。
起廢:復興荒廢的事物,這里指復興寶積寺。良匠:賢能之人,指月上人。
安禪:佛教語,指靜坐冥想。
黃居士:具體所指待考。
九鎖丹函:可能是指封存的秘籍之類的東西。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是詩人在月上人要前往寶積寺居住時所作,可能當時寶積寺處于荒廢待興的狀態,詩人借此詩表達對月上人的鼓勵和對寺廟復興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月上人前往寶積寺,并期望他能有所作為。其特點是意境優美,禪意濃厚。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佛門之事的關注和對友人的美好祝愿。
過江緣磴尋溪垠,隱然絕壁天開門。傳云此處昔龍隱,陰巖凜凜猶疑存。風云已與時變會,苔蘚尚跡初潛痕。嗟余出處不自重,過事輕發難為神。
大道平平無壅塞,無端特地設深坑。衲僧若具丈夫志,解向機先掉臂行。
蘆荻似江鄉,迎寒花已霜。一亭伴秋水,數客語斜陽。漸遠雙鳧靜,孤橫小艇涼。不嫌寂寞味,來話水西莊。
秋花也與藥名同,素彩鮮明曉徑中。多少清芬通鼻觀,何殊滿架拆東風。
清晨策駑馬,整轡南山隅。遙望長安城,飛觀百尺馀。峨峨青云端,甲第羅長衢。華鑣若流水,軒蓋何威紆。各騁要路津,盈盈道中趨。人生若飛藿,奄忽隨丘墟。盛衰各有極,貴賤同斯須。何如命我友,斗酒鳴笙竽。逍遙放情志,卒歲聊自娛。
共處人煙外,誰期禍乃身。九皋空有恨,四野欲無春。華表云應淚,瑤臺月亦塵。當年林處士,泉下定相親。
新恩入典羽林軍,好及清朝幾策勛。淮海咽喉資挽粟,黃河璧馬見敲云。即今吳甸驪駒御,恰值堯階瑞草芬。何以贈行孤劍在,匝中時動斗牛文。
萬里歸來真得仙,七年瞻望漫悁悁。安閒舊得還丹訣,著論新成古史編。應接強顏聊復爾,是非袖手獨超然。門人白首侯芭在,眷戀微官愧昔賢。
分合灘頭見訾洲,訾洲煙雨水云秋。空濛細縠沙頭籟,散亂跳珠波面浮。鷗鷺飛翔來上立,蛟龍騰躍此中浮。蓑衣箬笠垂楊外,時有漁人橫釣舟。
江山勝概。天與飛樓供眼界。上得樓頭。銷盡人間萬古愁。十年京國。兩鬢黃塵歸未得。卷地泉聲。辜負憑闌帶月聽。
夜草春箋奏玉皇,橫波曾識水曹郎。硯香留得東風在,一吐嵬崔冰雪腸。
礪石鼓天讒,敖客司南箕。昭茲捲舌戒,可喻緘口辭。無言希圣謨,守中當我師。誰知淵默中,成貸良在茲。
韻似江梅標致。美似江梅多麗。清似臘梅香,白似雪梅香膩,非是。非是。我道梅花似你。
亂峰凝碧□□□,曾有神龍此□□。□□已興甘澤去,高巖□葛□云端。
水如藍,山如黛,草如絲。正去年、雙燕來時。衡門晝掩,日長惟有睡相宜。午風吹破,北窗夢、檐影參差。李花開,梅花謝,榴花放,杏花稀。枉教人、兩鬢霜垂。憑闌佇立,空將愁眼盻斜暉。斷云迢遞,趁征雁、直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