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淳安趙令
吳越風聲近,邾滕壤地鄰。
頻書期面語,一見劇情親。
我本江海士,君真臺閣人。
莫忘今夕話,努力壽斯民。
吳越風聲近,邾滕壤地鄰。
頻書期面語,一見劇情親。
我本江海士,君真臺閣人。
莫忘今夕話,努力壽斯民。
吳越之地的風聲似乎近在耳畔,淳安與周邊地區像邾國和滕國一樣地域相鄰。多次書信往來期望能當面交談,今日一見更覺情誼親近。我本是浪跡江海之人,而您是有臺閣氣象的賢能之士。不要忘記今晚的交談,努力讓百姓安康長壽。
邾滕:春秋時期兩個相鄰的小國,這里借指地域相鄰。
江海士:指浪跡江湖、不受拘束之人。
臺閣人:指有朝廷大臣風范、賢能的人。
壽斯民:使百姓長壽安康,意為讓百姓生活幸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與淳安趙令有書信往來,此次見面交談后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希望地方官員能關心百姓,讓百姓安居樂業。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趙令的情誼并寄予其造福百姓的期望。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地方治理和百姓生活的關注。
一襲素衣明月白,幾回綺夢暗香黃。忽聽人呼香雪海,也能幽處也能狂。
故山疇昔奉英游,老去功名失路頭。江海一官如許冷,田園三載不知秋。謝公塘外千峰紫,何楷廬邊一徑幽。心折少陵存歿句,恨無酒力破勞愁。
風流千載賀知章,晚歲黃冠歸故鄉。三島煙霞鏡湖月,此意與之誰短長。
詩魂從古系蒼生,道出民心即性靈。他日重溫今日句,尚留馀韻是真情。境界天然自有神,池塘春草樸中真。摒除矯飾多生意,去盡陳言語便新。李仙杜圣各千秋,島瘦郊寒亦上游。文采豈宜拘一格,雄奇蘊藉盡風流。煙籠春樹霧籠花,曲徑通幽月影斜。商隱情絲牽想象,定庵哲理燭云霞。
巖壑春濃繞翠鬟,山溪百道韻回環。杜鵑花發最驚眼,紅遍青松白石間。
學舍增修事董生,坊門重立表馮京。遠朋已喜牽聯至,善政還看次第成。莫笑人情相冷淡,要知天爵最尊榮。斯文千載真吾事,此日于君意盡傾。
南山行盡到西湖,卻上扁舟赴玉壺。十里便成三十里,暑中何處不長涂。公子從來火傘中,解衣未定語匆匆。山行觸熱端何事,夾路楊梅樹樹紅。
試問飛來峰,未飛在何處。人世多少塵,何事不飛去。高古而鮮妍,楊雄不能賦。
旅食西風幾問津,丈夫行李未全貧。懷來白壁聊披褐,袖有蒼精豈傍人。痛飲且歌燕市筑,振衣休染洛京塵。安危異日須吾輩,折得名花不當春。
鳩宅吾巢已可憐,一朝仰面見青天。六龍駕上春如海,喜沐恩波到百年。
江鄉水繞闔閭城,歲晚憐君嶺外行。萬里風塵緣五斗,一帆煙雨動雙旌。路經梅嶺花爭發,秋向琴堂月正明。聞說潮陽近滄海,鱷魚應避使君清。
九龍山下白日荒,九龍山上愁云黃。中有古墳幾千百,泉為鳴咽鳶為翔。龍鐘翁仲煙中臥,危崖瘦石蒼苔裹。一片蕭疏插素秋,白日黃狐看山坐。我來縱步深林行,蒼山合沓間泉聲。古木千尋不枝葉,土壘三尺堆荒荊。殘碑蘚蝕無名字,無蹄石馬流清淚。墓門老鬼夜半哭,斷橋磷火黃昏熾。斜傾老屋喚誰扶,病柏傴僂枝干疏。春深草色醉黃鳥,月白松濤咽鷓鴣。塵世滄桑不可料,百年駒隙雙丸跳。不如無植亦無封,騷人無處興憑吊。嗚呼赤松子,黃石公,張良辟谷行相從,遙望三山東海東。
他日猶能說宦游,老禁多病厭漂流。近臨西蜀窺鮫室,舊傍東溟看蜃樓。歸計已嗟霜蟹晚,吟聲閑伴候蟲秋。塵冠徑欲留神武,萬頃蒼茫漾白鷗。
盤空古廟古仍今,翠蓋縈云此眺臨。業敝荊梁悲漢統,詩陳板蕩誄公心。九原色笑中都宰,一節崢嶸北地諶。竟日停車訪遺轍,天教暄暖助沉吟。
月脅霜飛鏡夾瞳,龍媒掃盡朔庭空。沙丘尚有真驪牡,端自方皋一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