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赴官海陵過會稽諸生飲餞魯墟橋酒罷就舟倦甚眷然有作
體倦知茵薄,寒侵覺歲高。
功名兩蝸角,人物九牛毛。
行意看飛鳥,離歌指大刀。
依依紅葉樹,回首入秋毫。
體倦知茵薄,寒侵覺歲高。
功名兩蝸角,人物九牛毛。
行意看飛鳥,離歌指大刀。
依依紅葉樹,回首入秋毫。
身體疲倦才感覺坐墊單薄,寒氣侵襲才意識到年歲已高。功名如同蝸牛的角般渺小,世間人物像九牛身上的一根毛般微不足道。出行的心意就像看飛鳥一樣灑脫,離別之歌指向大刀豪邁。那依依的紅葉樹,回首望去已變得細微如秋毫。
茵:坐墊。
歲高:指年歲已高。
兩蝸角:典出《莊子·則陽》,蝸牛左右角上有兩個國家,常為爭地而戰,比喻微小的名利。
九牛毛:即九牛一毛,形容人物渺小。
離歌指大刀:“指大刀”可能有豪邁之意,結合離歌,表達離別時的一種氣概。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
此詩創作于詩人冬十月赴官海陵,路過會稽時,諸生在魯墟橋為其飲餞。詩人在酒罷登舟后,身體疲倦,有感而發。當時可能已歷經歲月,對功名有了淡泊的心境,此次赴官或許也帶著復雜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功名的看淡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情感表達含蓄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文學素養。
大墳老樹列其中,小冢旁堆樹亦同。
不世孝忠惟父子,極天憤痛在英雄。
上方有劍誰能請,中國輸金使不通。
相對含悲石翁仲,老衰無淚落秋風。
子以自然名,詰我自然理。
至理本無言,有言已非是。
畏隹時怒號,厲風從何起。
晚得復怒生,春雨果誰使。
使然與不然,萬化誰與紀。
君詰我不知,不如兩忘已。
君茍未忘言,請問柱下史。
詩骨清臞甚,幾如沈隠侯。
自編籬象眼,為護筍貓頭。
日有丘園樂,身無世俗愁。
憐渠名利客,汩汩幾時休。
錦峰有使星,光芒夜燭天。
聞道繡衣來,上應此星躔。
兒童爭迎拜,不敢持一錢。
一錢不足云,愛心重留連。
輒持一盂水,滴滴釣臺前。
小醉初醒后,沖寒作興游。
宿云山頂散,殘雪樹根留。
簷溜懸冰柱,風威凍玉樓。
欲吟吟未穩,歸擁地爐休。
相伴青燈坐矮窗,老來計拙負年光。
畫灰有句羞才短,就枕無眠畏夜長。
世路難躋緣峻崄,人情易見為炎涼。
知心卻藉風和月,時度梅花一線香。
一味幽閑了此生,那曾懷刺謁公卿。
無官可署名雖晦,有句堪吟思自清。
棋要藏機何用著,琴能識趣底須聲。
何當辦取青蓑笠,去趁農夫學耦耕。
身世悠悠歲月侵,兒時歷練到如今。
梅臞元稟冰霜操,松老猶堅鐵石心。
世道任從渠否泰,人情豈為我辰參。
欲知卜隠在何處,寂寞荒村煙樹深。
佐邑{氵貲}陽綽有聲,文章政事冠群英。
南墻松想乘閑詠,北海樽聞已戒傾。
橫笛倚樓襟度逸,攜琴帶鶴宦情輕。
結知當路交飛剡,行看除書下玉京。
朝日景曈曈,湛露溘已晞。日暮風凄凄,啼鳥失其雛。
時邁感物化,撫事成傷悲。嚴溪子張子,有兒讀父書。
年少雋且文,親顏悅以怡。一朝成鬼錄,登臺空望歸。
望歸不歸來,淚盡雙目眵。嬴博招爾魂,忍撫游子衣。
生子期養親,安知親哭兒。古傷鄧伯道,天道不可知。
穆伯有收子,暮年良可期。
白帝交承下令時,蒲葵??葛豎降旗。
書親燈火兒曹喜,鴈過沙場士卒悲。
夜月一簾雖舊識,西風半榻是新知。
從今景物皆清致,多辦吟箋剩賦詩。
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陰霾占兩旬。
物態未妍寒瑟縮,人生易老事因循。
洗瓷杯酌浮蛆酒,擁地爐燒帶葉薪。
翻憶昔年成感慨,長官出郭劭耕民。
地到偏方苦雪霜,蒼生寒谷望春陽。
一麾使節來天上,萬口行碑在路傍。
里役莊成民弛擔,關征法簡旅行糧。
祇今騎鶴揚州去,剩得新詩富錦囊。
帝魄聲聲切,教儂聽不禁。
都緣傷國破,豈是怨春深。
枕上幽人思,燈前逆旅心。
花枝疑恨血,到處映山林。
山勢主賓立,溪流涇渭分。
景幽詩易得,興逸酒難醺。
有累營家燕,無心出岫云。
若言朝市事,毫發不曾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