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李漕 其二
塵埃破帽倦騎馿,一雨窮途快有余。
盆盎自天傾屋瓦,龍蛇平地起階渠。
冷侵??绤覺太甚,聲滿梧桐殊不疎。
口業未償詩有債,夜深燈大小窗虛。
塵埃破帽倦騎馿,一雨窮途快有余。
盆盎自天傾屋瓦,龍蛇平地起階渠。
冷侵??绤覺太甚,聲滿梧桐殊不疎。
口業未償詩有債,夜深燈大小窗虛。
我戴著滿是塵埃的破帽子,騎著驢子已疲憊不堪,在這窮途遇雨,暢快之感難以言表。雨水像從天上傾倒的盆盎之水般打在屋瓦上,平地的階渠里水流湍急,好似龍蛇在游動。寒冷侵襲著單薄的夏衣,感覺冷得過分,雨打梧桐的聲音十分密集。我還沒還清寫詩的‘債’,深夜里小窗透著微弱燈光,屋內顯得格外空寂。
塵埃破帽:帽子沾滿灰塵,形容旅途勞頓。
盆盎:盆和盎,泛指盛器,這里形容雨大如盆傾。
龍蛇:形容階渠里水流湍急的樣子。
??绤(chī xì):細葛布和粗葛布,這里指夏衣。
口業:佛教用語,指言語的過失,這里指寫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旅途之中,遭遇風雨,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當時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雨中的經歷抒發情感。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細膩。雖在文學史上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生活片段和內心世界。
商于飛到一符新,遂已平生分外親。尤喜紫芝先入手,西南天柱與天鄰。初心本欲踐臣鄰,帝里司回斗柄春。今日得居天柱下,不憂先有夜行人。不將生殺奏嚴宸,卻抱煙嵐學隱淪。多謝史君虛右席,重延天柱一山人。一簇煙嵐鎖亂云,孤高天柱好棲真。從今便作西歸計,免向人間更問津。無成麋鹿久同群,占籍恩深荷史君。萬古千今名與姓,得隨天柱數峰存。
角斷譙門,梧寒幕府,何郎重到銷魂。騎竹歡游,而今石老云昏。堂前燕子無歸處,渺難尋、舊日巢痕。悄無言、吊月吟秋,不為聞猿。百年富貴春婆夢,問黃雞未唱,誰醒前塵。寶玦珊瑚,爭知少小王孫。長攜手地新煙換,奈當時、倦柳都髡。共溫存、歲晚江空,且倒清尊。
江南楊柳樹,江北李花榮。楊柳飛綿何處去,李花結果自然成。
昨夜西山雨,今朝前溪長。魚亦作春游,相隨戲蘭槳。
斷壁苔花十里長,何年雄鎮控西羌。金瓶舍利行人息,筑塔當從阿育王。
祖德光,國圖昌。祗上帝,禮四方。辟紫宮,動華闕。龍虎奮,風云發。飛朱雀,從玄武。攜日月,帶雷雨。耀宇內,溢區中。眷帝道,感皇風。帝道康,皇風扇。粢盛列,椒醑薦。神且寧,會五精。歸福祿,幸閭亭。
雨從何來,不離問處。森羅大千,出乎方寸。照中之虛,靜中之動,衲僧分上常相共。寒露濡松夜氣清,皋禽驚起月巢夢。舉劉端公問云居:雨從何來?居云:從端公問處來。
玉奴留下唾花乾,夜逐嫦娥入廣寒。不許世人輕著眼,漫教對此細評看。
客懷惆悵問前朝,地老天荒王氣銷。壯士有心回海浪,忠臣無計喚江潮。龍蟠井干居人汲,草沒銅駝野火燒。東望海門天渺渺,夕陽無語立津橋。
馀音尚憶小梁州,十五年前作漫游。重上朱樓歌一曲,楚天涼月在西樓。
巉巖山寺里,鐵干欲為薪。殘月疑山鬼,深云隔美人。無花留太古,何草似靈均。再弄虬枝下,江南久望春。
昨日落酒杯,引我臥醉鄉。對午猶未醒,支頤聽煮湯。
衣褪香肌瘦不勝,侍兒扶至困騰騰。莫言良會春宵短,猶勝前時獨背燈。
陌頭飛雪浥輕塵,江上寒云限去津。對酒遠懷同舍客,維舟猶作異鄉人。誰家村鼓驅儺鬼,何處香餳事灶神。明日東風京國道,滿頭華發為誰新。
桐墩墩上喚華英,舞袖當筵緩緩行。一個神仙張果老,兩枝天女董雙成。娥眉不解憐秋態,鶴發還能按曲聲。邀我暮年同結社,此心已許白鷗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