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寄潼川漕仲房 其三
鴻鴈天涯到,云泥未闊疎。
漢卿來子墨,秦殿識中書。
欲作遼東獻,空慙楚地余。
寒蟲吟露草,此意合憐渠。
鴻鴈天涯到,云泥未闊疎。
漢卿來子墨,秦殿識中書。
欲作遼東獻,空慙楚地余。
寒蟲吟露草,此意合憐渠。
大雁從天涯飛來,雖如天上云和地上泥般有差距但情誼未疏遠。漢卿帶著文墨前來,在秦殿中認識了中書。我想獻上如遼東白頭豕那樣的禮物,卻慚愧只有如楚地剩余之物般微薄。寒蟲在帶露的草中低吟,這份心意應值得被憐惜。
鴻鴈:大雁,常象征傳遞書信。
云泥:云在天,泥在地,比喻地位高下相差懸殊。闊疎:疏遠。
漢卿:可能是具體人名。子墨:原指文章,這里指文墨之事。
秦殿:泛指朝廷宮殿。中書:官職名。
遼東獻:據記載,遼東有人家豬生白頭小豬,以為奇物欲獻給皇帝。
楚地余:指微薄之物。
渠:它,指寒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作者與友人地位有差距,但情誼不斷。當時可能作者有想為友人或朝廷做點事的想法,卻自覺能力有限。
此詩主旨圍繞與友人的情誼及自身想有所作為卻自感不足的心境。其特點是用典巧妙,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情感和交流狀態。
東南蟠海嶠,天也斲閒民。歲月高儕侶,江湖競比倫。楊劉萬代手,溫李再生身。雪跨水懸處,游魂不見人。
百尺元龍寄興長,圖書插架一樓香。弟兄共住東西屋,妻子還分上下床。雨后看山千黛綠,窗前對月半天涼。銜杯且把頭顱看,未忍終言老是鄉。
晚來細雨送輕愁,小院梅黃恰似秋。忽得滿盤堆鶴頂,更驚觸眼出貓頭。祇知渴吻三危飲,卻愧枯腸萬卷搜。多謝美人情鄭重,明珠見餉恐空投。撫民無術知何補,空負家山幾度秋。豈有甘涼來可口,但知朱墨苦埋頭。近城好景頻須到,適意新詩底用搜。從此若逢休暇日,定應閉戶轄深投。
十人賦分九窮寒,古說天慳今不慳。一夜盡開多寶藏,施銀為地玉為山。
蘭燈艷艷漏聲長,玉醴頻傾琥珀光。眾客莫愁歸路瞑,晚風拚醉百花傍。
塞遠風寒山積雪,海深流急水難冰。艱難歷盡增才智,老大歸來泯愛憎。儒而曰吏非為俗,仕不讀書那得優。極目滄??展饰?,依人作嫁愧名流。
散誕疏狂得自然,免教拘迫事相牽。潛龍不離滔滔水,孤鶴唯宜遠遠天。透室寒光松檻月,逼人涼氣石渠泉。非吾獨了西來意,竹祖桐孫盡入玄。
我愛秦風勁,無衣不自謀。美人居板屋,女子解戎辀。岳走三峰勢,河吞八水流。君從關內至,意氣正橫秋。姑蘇秋月夜,歌舞亂如云。我亦吹簫至,吳王不可聞。徘徊金虎跡,想像水犀軍。泉下三千劍,光芒盡在君。
三尺枯桐幽澗泉,滿身梅影斷紋圈。風行雷吼七條弦。既遇知音通古調,不辭萬曲為君彈。疏花弱柳媚涼天。
步出上東門,北望首陽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樹林。良辰在何許,凝霜沾衣襟。寒風振山岡,玄云起重陰。鳴雁飛南征,鶗鴂發哀音。素質游商聲,悽愴傷我心。
祓除名利開清論,柬汰文章到古風。日暮園林灑微雨,一樽猶對菊花叢。
十載不登江上寺,舊栽松樹拂云長。非因避俗來空剎,正愛談玄坐石床。幡外日移雙塔影,麈邊風遞雜花香。問僧誰作茲山偈,猶是前朝蘇雪堂。
行營昨夜運糧回,今日還差送甲來。道路奔馳何日已,石田強半是蒿萊。
酷暑人間得思長,曉來先賜近臣湯。宮中亦有求賢渴,一曲薰風意自涼。
先哲家為山,予獨愛坦夷。后園積土丘,鏟高平其低。我無治平術,仿井理蔬畦。縱橫稱疏密,南北方東西。以茲如我心,周正無斜攲。抱甕有代勞,桔皋遂忘機。老夫自退食,隨意行杖藜。非徒見生意,亦且調燮之。培灌自時若,雨旸不可期。懷彼灌園翁,食力無忸怩。利澤茍公溥,何必拔園葵。豈無廢地力,而況暴殄為。理蔬不愧高,理蔬不愧卑。不熟知時饉,舉箸思氓疲。天下尚多山,崎嶇不可犁。安得盡經理,井授無流離。豈止無流離,鄉井無寒饑。饑寒不切身,禮義生天彝。四方措兵刑,馨香格神祇。始知農圃事,是為太平基。泉叟癸巳冬,理蔬作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