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水行可愛
寒風鳴歲陰,蕓物已歸靜。
郊原何蕭瑟,松竹自清整。
道傍足幽意,林屋甚井井。
雞犬在籬落,沙水暮光映。
古來奇逸士,往往托茲境。
吾行將安得,悵望滄水永。
寒風鳴歲陰,蕓物已歸靜。
郊原何蕭瑟,松竹自清整。
道傍足幽意,林屋甚井井。
雞犬在籬落,沙水暮光映。
古來奇逸士,往往托茲境。
吾行將安得,悵望滄水永。
寒風呼嘯宣告著歲暮來臨,萬物都已歸于寂靜。郊野是多么蕭瑟,唯有松竹依舊清朗整齊。道路旁充滿了清幽的意趣,林間房屋十分整齊有序。雞犬在籬笆內活動,沙灘和河水映照著傍晚的光芒。自古以來那些奇逸之士,常常寄情于這樣的境地。我前行又能去往何處,惆悵地望著那悠悠的河水。
歲陰:指歲暮,一年將盡的時候。
蕓物:指草木萬物。
清整:清朗整齊。
井井:整齊的樣子。
籬落:籬笆。
奇逸士:指有奇特超凡氣質的隱士。
茲境:這樣的境地。
滄水永:悠悠的河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描繪的歲暮郊野景象和詩人的情感來看,可能是詩人在歲末出行途中,看到郊野的蕭瑟之景,聯想到古來奇逸之士,從而引發了內心的感慨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一種相對平靜但也帶著些許凄涼的氛圍,詩人可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迷茫,故而有此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歲暮郊野之景,抒發對奇逸之士的向往和自身的迷茫惆悵。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小航沖風岸將及,行人下馬沙頭立。水闊云深野渡閒,天寒日暮歸心急。人生行役安可休,到江路盡還通舟。誰能裹足山中老,不識風沙一日愁。
一炬阿房已惘然,避秦人杳海東煙。半規涼月移窗上,終古山河夢不圓。
湘云剪舞衣,楚月裁歌扇。蕩舟蓮葉深,羞與郎相見。
帝饗于郊,荷天之休。五福敷錫,皇明燭幽。云行雨施,仁翔德游。圣人多男,歌頌九州。天日清晏,朝野靖安。三靈答祉,萬國騰歡。帝命不違,王業艱難。天子萬年,永迪監觀。
宜城一變宣城樣,入手便如錐畫沙。但喜中書頭未禿,不妨詩老夢生花。
拜舞天門曉,紅云極望深。北風吹廣樂,南國若聞音。仙掌秋澄露,祥光鏡鑄金。湘江長北向,可比遠臣心。
川云流苑細,樓月照筵新。弄玉元秦女,淩波本洛神。竹林明積雪,池草暗生春。骨肉情親夜,深杯慰采薪。
一枕夢魂清,披衣出戶庭。樓頭低兔魄,屋角亂雞聲。入市人稀到,開關戍未行。東方看漸白,隱隱海霞明。
淵明住柴桑,門無車馬諠。青山如故舊,一見心悠然。若人慕高風,作亭臨水邊。高柳三五株,蘭菊亦鮮鮮。賓朋日過從,飲酒和陶篇。悠然得所樂,庶以全其天。
鳳德余芬蔭萬靈,茂林深處謁佳城。宜持大禮趨前拜,事死如生致我誠。德教良風已久堙,人心所欠在寬仁。憑誰重喚孔夫子,再賜葴言正世綸。
重艦東來壓海壖,江村臘鼓辦迎年。凄涼鬼市孤燈月,跋扈風箏一握天。魔劍修羅飛作雨,道書宛委燼成煙。眼看文物東南地,滄海潮平化棘田。
佛法無外無中邊,無起無滅無斜偏。閻浮眾生泡影然,聚散倏忽非牢堅。業風播蕩苦海掀,流轉沉溺疇能援。大雄世尊興憫憐,慈悲為棹波心船。拯拔群類出蓋纏,伊誰奉命司化權。三六開士相蟬聯,涅槃不入住大千。人人變幻神通全,導迷誘昧息妄緣。白云枯木空巖前,蒲團宴坐禪宗禪。金環杖錫樹杪懸,有時羅齋入九淵。珠宮貝闕長周旋,摩竭迎送惟擎拳。有時松下談真詮,猿聽虎侍紛后先。袈裟半著袒右肩,有時赤腳臨奔川。所乘之筏汀蘆編,萬頃徑度輕翩翩。我曾夢訪石橋仙,賓頭盧與論三玄。若餐沆瀣飲醴泉,百花茶香親手煎。缽盂水滿騰蜿蜒,覺來一室空云煙。只今回首知幾年,虛名羈絆世事牽。也知維摩疾未痊,螺山上人絕葷膻。持畫請施羅漢篇,展圖諦視峰巒巔。十八尊內見兩賢,雙瞳深碧綠發鬈。項光閃爍頂相圓,細民舉首仰視天。再拜求救蘇顛連,上人戒律確且蠲。根塵識想俱泯捐,早成正覺坐青蓮。梵釋圍繞龍象筵,應真此時恭執鞭。我言豈異佛口宣,亙億萬劫長流傳。
連年走巴蜀,性命實如絲。去有身將影,歸無父惜兒。車馳遭虎豹,水宿伴蛟螭。少待波瀾闊,須吟憶昔詩。荊州若個伴,錦水暮云深。萬里元無事,一生長苦心。秋林猿吊影,春殿鳥遺音。尚喜身強健,幽期或重尋。
出門便是有風波,忠信平生奈爾何。操柁正時舟自正,漫從箕斗泛銀河。
中流亂石水交加,滾滾寒聲帶雪花。霜月不隨流水去,只將秋色伴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