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仲禮入朝為大理寺簿 其三
忠孝吾根柢,功名古緒余。
月云無染著,鏡象本空虛。
不必相同異,何妨小闊疎。
達庵今宦達,味此意何如。
忠孝吾根柢,功名古緒余。
月云無染著,鏡象本空虛。
不必相同異,何妨小闊疎。
達庵今宦達,味此意何如。
忠孝是我為人的根本,功名不過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余事。像月亮和云一樣不受沾染,如鏡中的影像本就虛幻。不必去計較相同或不同,不妨稍微豁達超脫一些。達庵如今仕途顯達,你品味這其中的意思覺得如何呢?
根柢:比喻事物的根基。
緒余:本指抽絲后留在蠶繭上的殘絲,后比喻事物之殘余。
染著:佛教語,指被外界事物所吸引而動心。
闊疎:即“闊疏”,豁達超脫。
達庵:可能是詩中提到的某人的別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送友人趙仲禮入朝為官,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并對友人進行勸誡。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忠孝為本,看淡功名。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表達深刻哲理。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的價值觀和人生智慧。
橫槊能賦詩,下馬具檄草。忠義乃天賦,勛名要時早。龍臥南陽客,鷹揚渭濱老。當其尚棲遲,眾或輕潦倒。風云會相遇,氛祲當獨掃。鳳皇翔千仞,駑馬顧棧皂。士為一飽謀,懸知不同道。
力疾驅馳為主恩,敢辭炎暑道途勤。五更鼓角催行色,百里旌旗拂曉云。閩粵乍開新幕府,灞陵初起舊將軍。江山滿目難留戀,試擁彫戈靜楚氛。畫舸連檣泛碧波,瀟湘去路飽經過。山川煥發旌旃色,將士歡娛鐃鼓歌。舊學但曾聞俎豆,暮年何意總干戈。據鞍馬援平生志,豈在驪駒白玉珂。
霰氣寒花處處飄,春城煙水濕青條。觱聲細柳墻陰落,簾影新豐酒市遙。日靜雙扉虛鳥雀,宵深清簟冷霜綃。樹低縹緲孤云矗,蕪草茸茸踏午橋。
青楓葉赤天雨霜,三嘆聚散臨重陽。籬邊老卻陶潛菊,托身白云還故鄉。
搗練子,賦梅音。云底江南樹樹深。悵望故人千里遠,故將春色寄芳心。
層江波靜鱷如掃,一畝寒陰禽自呼。莫把甘棠比韓木,令人灑涕共長吁。
一峰面孔螬食,文以碧皺嘉名。從此盧家老婢,醉倒七碗先生。
昆明初日五華臺,草長鶯啼花亂開。探禹穴游今巳遂,吊湘累賦未須哀。巢云獨鶴時時下,傍水群鷗日日來。散地幸容高枕臥,清朝豈乏濟川才。
故人已去逐飛蓬,醉墨新辭手自封。欲識暮年魂斷處,從今不忍聽霜鐘。
綠葉朝朝黃,紅顏日日異。譬喻持相比,那堪不愁思。
吉州黌舍擁皋比,濟濟英才望得師。須似梅花冰玉白,郡人翹首看操持。
常寂光遍一切,勝義諦即世間。正自縱橫五位,不妨透脫三關。
暮泊郵亭下,人家已掩門。秋聲云外樹,燈影水邊村。虎嘯山風動,漁歸石瀨喧。數聲何處笛,羈思杳香園。
帝寵下宸旒,臣才忝國猷。萬年周帶礪,千葉漢王侯。委佩辭丹陛,張旃動彩辀。再持封節出,頻作使車游。根本宜先重,閭閻足隱憂。三時方亢旱,四海尚誅求。節去梅猶夏,時祲麥不秋。國章行展禮,民瘼在咨諏。嵩洛為邦翰,燕云護帝州。周南聊問俗,薊北始鳴騶。冠蓋趨梁苑,山川覽宋丘。曳裾慚上客,授簡愧名流。祖席薰風接,皇恩湛露稠。待看四牡入,非復侶枚鄒。
無月臨孤館,剪燈何寂寥。聽蛩聲續斷,望岳雨飄搖。偶憶眠虎石,又迷藏鹿蕉。因思海上沫,生滅任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