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其三
欲上姑蘇望虎丘,小邦寧有此風流。
山川形勢今三輔,人物英雄古列侯。
華屋鱗鱗冠蓋里,畫橋曲曲管弦樓。
金陵蜀郡俱疎遠,除卻皇都第一州。
欲上姑蘇望虎丘,小邦寧有此風流。
山川形勢今三輔,人物英雄古列侯。
華屋鱗鱗冠蓋里,畫橋曲曲管弦樓。
金陵蜀郡俱疎遠,除卻皇都第一州。
我想登上姑蘇城眺望虎丘,小小的地方竟有這般風雅之事。這里山川的形勢如同漢代的三輔地區般重要,從古至今出過許多英雄人物獲封列侯。華麗的房屋密密麻麻分布在顯貴聚居之處,曲折的畫橋上是傳出管弦樂聲的樓閣。金陵和蜀郡都距離這里很遙遠,除了京城,這里就是第一州了。
姑蘇:蘇州的別稱。
虎丘:蘇州名勝。
三輔:漢代治理京畿地區的三個職官的合稱,后指京城附近地區,這里形容當地山川形勢重要。
列侯:爵位名,秦制爵分二十級,徹侯位最高,漢承秦制,為避漢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為通侯,或稱列侯。
鱗鱗:形容房屋密集。
冠蓋里:指仕宦者聚居的里巷。
皇都:京城。
袁文昌為當時平江知府,詩人寫此詩呈上。平江即蘇州,當時蘇州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在江南地區有著重要地位。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或聽聞蘇州的繁華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蘇州的贊美和對袁文昌治理下平江的肯定。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蘇州的繁華與重要地位。其特點是通過描繪地理形勢、人文歷史和城市風貌展現蘇州魅力。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生動反映了當時蘇州的情況。
枯荷折葦臥鳧鷗,小雨輕煙畫出秋。自喚短篷將老硯,石亭尋客了詩愁。
撮發從游成潦倒,拍肩話舊嘆蹉跎。年來對酒詩狂減,老去傷時愁緒多。顧我曳裙今尚爾,念君求祿竟如何。不應例合俱窮躓,造化兒癡故作魔。
雄藩河朔帶澶淵,右轄勛名兩地傳。菡萏風清沙際路,萑符電掃澤中煙。大夫雅善登高賦,游子秋停苦雨篇。見說圯橋多秘授,行應執契靜三邊。
同產馀一弟,每見懷二親。相對但惘惘,悠悠留此身。事親日何短,茹苦真鮮民。墳墓久不至,仰天潛悲辛。
客中無事強登山,為愛清空壓市寰。壞榻火寒茶灶靜,古祠香冷石爐閒。風生春水起龍甲,雨落晴階點豹斑。松牖不扃人不到,時看巢燕自飛還。
青衫結發聚秋螢。三館早蜚英。出為主宗盟。總祖述、吾家考亭。相逢臺下,臥看秋雁,一笑暮潮平。驛路柳青青。問底事、春風世情。
醉里紛紛散別筵,醒來客枕一燈前。黃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長亭十里船。一點淚憑誰寄與,十年香在恨依然。空疑窗外梅花發,珠箔青樓若個邊。
沂水春可涉,泮宮映楊葉。麗色異人間,珊珊搖佩環。展禽恒獨處,深巷生禾黍。城上飛海云,城中暗春雨。適來鳴佩者,復是誰家女。泥沾珠綴履,雨濕翠毛簪。電影開蓮臉,雷聲飛蕙心。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歸徑雖可尋,天陰光景促。憐君貞且獨,愿許君家宿。徒勞惜衾枕,了不顧雙蛾。艷質誠可重,淫風如禮何。周王惑褒姒,城闕成陂陁。
無營無欲自如如,寂靜空齋晝寢馀。渴飲三杯市沽酒,閑看一卷道家書。奔趨勢利心元薄,接奉交朋老漸疏。終指嵩峰待歸去,白云深處卜巖居。
六月炎天飛片雪,山河大地冷凄凄。三年祇道消融盡,凍合侯家水一溪。
玉壺漏咽銅龍曉,香煖蓬萊百花繞。閶闔平臨寶仗催,千官跪進騶虞表。慶世騶虞此日生,普天率土頌升平。般般文采樂君囿,濟濟威儀葉圣徵。周詩自昔歌忠厚,此物由來世稀有。五龍八駿詎能追,紫鳳祥麟本同友。南薰方理朱絲弦,菟昌懸精光麗天。瑤編綵毫瑞青史,吁嗟騶虞古無比。
乾坤孕秀,正人間六月,下弦時節。生此清奇瀟灑客,秋水精神玉骨。才吐天芳,毫揮月穎,更彬彬文質。圖南得志,摶風高展鵬翼。好是大器難淹,暫陪庾使,贊畫光原隰。臺省即須登袞袞,黃閣平章有日。崔室稱觴,萊庭戲彩,中外歡聲溢。祝君延壽,箕星上應南極。
呼龍種靈苗,和露飲瓊屑。卻笑漢武皇,求仙太癡絕。王母宴瑤池,桃實露紅頰。方朔真小兒,咀齧已三竊。豈識拳夫人,清香散馀魄。修短等百年,夢覺南柯穴。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魯公賓客皆詩酒,誰是神仙張志和。
吾家二酉齋,斗室不盈掬。何以稱茲名,架上書萬軸。公家二酉園,大廈蔽陵谷。何以稱茲名,筆底珠萬斛。樓臺瞰空起,云霧傍檐宿。雕甍挾天柱,高棟擎岳麓。軒窗洞庭葉,戶牖云夢竹。蜃鱷游長川,虎兕嘯平陸。岸芷紛葳蕤,汀蘭互芳馥。主人湖海豪,瀟灑脫塵俗。開襟跨寥廓,解帶謝拘束。三閭問靈均,九辯追宋玉。名驚孟公座,夢啟傅巖卜。誓掃六合塵,一榻非所欲。蜚聲京兆里,張趙三鼎足。至尊催賜金,上相待橫玉。異日休林泉,賜第鏡湖曲。華堂坐晝錦,飽看四野綠。煌煌中令墅,燁燁魏公筑。寧當臥二酉,卒歲事耕讀。好借胡生居,日饜蠹魚腹。攜手崙昆丘,相將問周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