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閑新辟一地可坐十客用前韻刻竹上
竹君得姓起何代,渭川鼻祖茲云來。
主人好事富千埒,日報平安知幾回。
平生好山仍好畫,意匠經營學盤馬。
別裁斗地規摩圍,自汲清池行播灑。
一杯壽君三徑成,請君靜聽風來聲。
醉眠煮得石根爛,以次平章身與名。
竹君得姓起何代,渭川鼻祖茲云來。
主人好事富千埒,日報平安知幾回。
平生好山仍好畫,意匠經營學盤馬。
別裁斗地規摩圍,自汲清池行播灑。
一杯壽君三徑成,請君靜聽風來聲。
醉眠煮得石根爛,以次平章身與名。
竹君得姓起源于哪個朝代,據說渭川的鼻祖從此地而來。主人喜愛風雅財富豐厚,每日知曉竹子平安不知有多少回。主人平生既愛山又愛畫,構思布局如同盤馬彎弓。另選一塊地規劃出如摩圍山般的景致,自己汲取清池之水進行澆灌。敬上一杯酒祝賀竹徑建成,請您靜聽風吹竹子的聲音。醉眠時仿佛煮石都能煮爛,依次來評判自身與名聲。
竹君:對竹子的美稱。
渭川:指渭水流域,古代多產竹。
千埒:形容財富極多。
意匠經營:指精心構思。
盤馬:騎著馬繞圈子,比喻醞釀、籌劃。
別裁:另選。
摩圍:山名。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平章:評論、評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主人開辟了一片可容納十人的竹林之地,詩人應主人之邀,用之前的韻腳題詩刻于竹上。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文人雅士喜愛風雅之事,主人的行為體現了對高雅生活的追求,詩人創作此詩時心境閑適,對眼前的景象充滿欣賞。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主人開辟竹林的雅事,突出主人的風雅與富有。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
畫羅裙,能解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淪落在風塵。
輝輝赫赫浮玉云,宣華池上月華新。 月華如水浸宮殿,有酒不醉真癡人。
喬巖簇冷煙,幽徑上寒天。 下瞰峨眉嶺,上窺華岳巔。 驅馳非取樂,按幸為憂邊。 此去如登陟,歌樓路幾千。
先朝神武力開邊,畫斷封疆四五千。 前望隴山屯劍戟,后憑巫峽鎖烽煙。 軒皇尚自親平寇,嬴政徒勞愛學仙。 想到隗宮尋勝處,正應鶯語暮春天。
不緣朝闕去,好此結茅廬。
緩轡逾雙劍,行行躡石棱。 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 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遙跨青田鶴,翩翩到此來。 庭生自家草,山有主人梅。 掃石夜朝斗,雨田秋起雷。 誰知塵影裹,清趣似蓬萊。
向紅塵里,有喧呼攘臂,轉聲辟眾,莫遣人冤濫、殺張室,忍偷生。僚吏驚呼呵叱,狂辭不變如初,投身屬吏,慷慨吐丹誠。 仿佛縲紲,自疑夢中,聞者皆驚歡,為不平。割愛無心,泣對虞姬,手戳傾城寵,翻然起死,不教仇怨負冤聲。
滿院落花春寂。風絮一簾斜日。翠鈿曉寒輕,獨倚秋千無力。無力。無力。蹙破遠山愁碧。
落木包生意,來鴻定去期。 如何蕭瑟氣,有許楚臣悲。
妝樓初下自傾成,冉冉香生繡戶清。 厭說廣陵春色暮,胭脂和淚雨中傾。
才經賞月時,又度菊花期。 歲月東流水,人生遠別離。
深院塵消散午炎,篆煙如夢晝淹淹。 輕風似與荷花約,為送香來自卷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