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石應之提刑 其二
芹泮青燈夜,山亭皂蓋春。
重更雙使節,總為兩淮民。
德意人人浹,工夫事事新。
帝城車馬外,才此寄經綸。
芹泮青燈夜,山亭皂蓋春。
重更雙使節,總為兩淮民。
德意人人浹,工夫事事新。
帝城車馬外,才此寄經綸。
曾在學宮伴著青燈度過夜晚,也曾在山亭以高官身份享受春光。兩次擔任重要使節,全都是為了兩淮的百姓。您的仁德之意讓人人都感受到,做每一件事都有新的成效。在京城車馬喧囂之外,您在這里施展著自己的才華抱負。
芹泮:指學宮。泮,泮宮,古代的學校。
皂蓋:黑色的車蓋,漢代太守所用,后泛指高官。
重更雙使節:兩次擔任重要使節。
浹:透徹,遍及。
經綸:本指整理絲縷、理出絲緒和編絲成繩,統稱經綸,引申為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石應之提刑去世,作者為表達對他的悼念而作此詩。當時可能兩淮地區在石應之治理下有一定變化,作者認可其功績。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石應之提刑,突出他為百姓做事的功績。以平實語言勾勒其一生,在同類挽詩中以質樸敘事展現逝者形象,有一定感染力。
主人未肯便山林,賞月吟風酒更琴。每一登堂一揩眼,誰知半點向陽心。
曉寂堪無慮,所思忽復長。拙愁因景逼,癡懶怪時忙。個個啼鶯怨,雙雙舞蝶狂。撩情若在酒,憑此醉春光。
詩酒謝宣城。官舍槐花夜雨晴。石壁煙嵐,青入座談經。浩浩源頭活水生。休用嘆云萍。三載同寅總弟兄。借問滄州,亭上月分明。不為行人照別情。
東閣初開瑞靄凝,曉催簪履慶脩齡。風回秀發扶疏綠,喜入方瞳的皪青。紗帽著花春不老,玉杯浮雪酒微醒。今朝太史占鄞鄮,無限文星作壽星。山在虛無縹緲間,相望同是一鄉關。欲尊德齒成高會,且遣樽罍悅壽顏。歌罷青絲回雪發,舞馀文錦繞云鬟。□□□□□□醉,貴老行看一札頒。
聞君讀書處,乃在薊山阿。水色開窗檻,泉聲散薜蘿。濯纓秋雨至,把釣夕陽多。白璧澆田出,寒流沒羽過。風塵無燕息,賓客有羊何。一自從王事,空為勞者歌。
故人未肯扣低簾,先有歡鴻托片箋。坐對窗前飛落葉,恰如君語入秋軒。
萬山木落戍樓出,十里松隨古道齊。數子招攜追勝賞,幾家野燒代春犁。劫馀猿鶴堪憑吊,偶得蟲魚費討稽。一笑傴僂抉幽悶,相看須鬢涴赪泥。
騷壇處處自張圍,我不操兵世莫疑。翠壁青林端有句,傍花隨柳卻無詩。
內郎進表未平明,八玉排行御路平。今夜皇輿宿齋殿,九重和氣滿宮城。
維南有祥鳳,文采華羽翰。好音鳴朝陽,來集紫陽泮。方當瑞盛時,一往不復返。空有五色雛,群從已星散。世路多險艱,勞生足奔竄。蓋棺事即終,何用計修短。元方哀獨深,淚向詩篇滿。淚枯眼亦枯,當以情自浣。
寒云翳層空,冥色生平楚。商吹振林巒,驚濤滿洲渚。漁翁何處歸,孤蓑立煙雨。
霜風吹帽發全枯,多病兼愁懶步趨。身寄他鄉年又盡,吟看衰草日將晡。故園消息沈天表,舊日交游隔海隅。祇有濁醪堪遣興,擬從鄰舍典羅襦。夜中見月渾忘寐,曉起看山祇獨吟。那得文章垂不朽,已知衰老故相侵。天寒大澤龍蛇蟄,歲晚荒郊雨雪深。有客可人吾邑子,往來時得一開襟。淮西盜賊成群起,攻奪城池殺害多。保障誰能為尹鐸,折沖未見有廉頗。南來羽檄時時急,北向官軍日日過。賈誼治安空有策,九重深遠欲如何?落木飛鴻冬月暮,短衣烏帽五湖濱。思親夜夜生歸夢,作客年年笑此身。犬吠競猜南越雪,鶯啼未聽上林春。世間誰是知音者?青眼相看只故人。
在天一身潔,在地一團泥。原是無魂物,焉能與梅齊。
戍鼓聲催夕照低,蒹葭楊柳澹煙微。偶因海浦聽吹篴,卻憶京城聞搗衣。戀闕豈無情戚戚,別家那有思依依。傳聞大駕還都近,怪得寒風凜夕威。
曾承明詔就安車,辭謝天顏返故廬。已有諸郎膺寵渥,閒情因得伴樵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