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巖溪
得雨溪聲壯,無風云氣多。
山花依翠竹,灘石亂寒莎。
樵父谷中出,牧兒牛背歌。
逢人問塵世,擾擾意如何。
得雨溪聲壯,無風云氣多。
山花依翠竹,灘石亂寒莎。
樵父谷中出,牧兒牛背歌。
逢人問塵世,擾擾意如何。
下了雨,溪水聲更加雄渾壯闊;沒有風,山間云氣彌漫。山花依傍著翠綠的竹子,河灘上的石頭凌亂地分布在寒草之中。樵夫從山谷中走出來,牧童騎在牛背上唱歌。遇到人便詢問塵世的情況,那紛擾雜亂的樣子究竟是怎樣的呢?
壯:雄渾、壯闊。
莎:莎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樵父:樵夫,打柴的人。
擾擾:紛亂、煩擾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黃巖溪時,被當地清幽的自然環境所吸引,與塵世的紛擾形成對比,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紛擾,使得詩人向往這種寧靜的自然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借描繪黃巖溪的自然美景和寧靜生活,表達對塵世紛擾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審美情趣。
雙鳧飛赤縣,才子重南金。花吐臨川筆,風清單父琴。千峰澄碧水,片月照寒林。未得參禪去,徒懷仰止心。
諸峰橫亙翠相連,勢聳崔嵬插碧天。晴雨開先占色相,晨昏變幻弄云煙。延袤鼓嶂千村繞,梵宇鐘聲百里懸。小筑悠然樂佳勝,衡廬奚事覓中原。
摶漭漭,入區區。芝眉近掛雪霜無。清霄月覽山河卷,誓盡康成未注書。
羊裘大澤器深藏,云物終難掩瑞光。今古幾人空愧畏,乾坤此老尚軒昂。安劉祚漢心情遠,剩水殘山姓字香。描出白云舒卷意,誰家詩筆妙追唐。
屈曲上云端,似向崖陰斷。行聞山鳥鳴,下與泉聲亂。去去不知疲,幽林自成玩。
皇風久不宣,王綱日陵替。相傳僅五姓,維時稱叔季。忠良盡沉郁,禮樂亦荒廢。悠悠六十年,白日似昏翳。懿哉歐陽公,作史寓深意。
置酒華陽曲未終,美人奇馬玉盤中。何須匕首勞神勇,更使將軍作鬼雄。一自悲風生易水,千秋白日貫長虹。殷勤倘用荊卿將,自可威加督亢東。
釋子豈不見,持心世絕無。悟因諸部入,定似一身枯。林靄凝香氣,山光積坐趺。寥然斷塵伴,惟與法王俱。
江漢分楚望,衡巫奠南服。三湘淪洞庭,七澤藹荊牧。經途延舊軌,登闉訪川陸。水國周地險,河山信重復。卻倚云夢林,前瞻京臺囿。清雰霽岳陽,曾暉薄瀾澳。凄矣自遠風,傷哉千里目。萬古陳往還,百代勞起伏。存沒竟何人,炯介在明淑。請從上世人,歸來蓺桑竹。
青溪一路茗花寒,石作町畦左右盤。搗藥鳥啼山雨落,采茶人起谷煙殘。中天削壁浮蒼靄,絕磴飛橋駕碧湍。此日招攜紫霄客,共從云路向云端。
江市樵蘇早散,山家燈火常昏。紗帽支筇獨立,龕中佛像無言。日出鄰僧乞食,鐘鳴老叟關門。誰見春宵凈境,娟娟霽月當軒。叩戶誰驚午睡,烹茶聽客論詩。病里雖成禁酒,興發何妨杖藜。閑里光陰最好,病多談笑無多。夢幻世間種種,楞枷卷里消磨。
清燕臥霜角,月魄幾回哉。一聲云雁清叫,推枕賦歸來。流水落花去路,畫象棠陰陳跡,霄觀傍樓臺。別憶入梅艷,愁色上田萊。記來時,驚列缺,走吳回。人間都失匕箸,老婢亦驚猜。匹馬曉風鞭袖,孤堞暮煙烽柝,揮卻掛蛇杯。不負此邦去,笑口也應開。
天工戲剪百花房,奪盡人工更有香。埋玉地中成故物,折枝鏡里憶新妝。
木落不離根,菊槁不離枝。人懷父母心,豈愿生別離。皇路謇幽蔽,民用嬰百罹。南枝棲越鳥,忍逐北風飛。北風藐萬里,分此無回期。骨朽化為塵,魂魄將南歸。
素質漸淪浮蟹眼,綠塵初瀹映娥眉。一杯漱入枯腸里,尚憶思成禪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