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周晞稷
塵土真堪畏,君髯美亦衰。
登樓才會面,促坐便論詩。
社日休持酒,秋香待滿枝。
客涂書旋習,猶似向來癡。
塵土真堪畏,君髯美亦衰。
登樓才會面,促坐便論詩。
社日休持酒,秋香待滿枝。
客涂書旋習,猶似向來癡。
塵世的紛擾真讓人畏懼,你的美髯也已漸顯衰老。登上高樓才得以見面,緊挨著坐下便開始談論詩歌。社日時先不要飲酒,等秋天桂花滿枝再好好賞玩。客居途中還在勤奮學習詩書,依舊像從前一樣癡迷。
簡:書信,這里作動詞,意為寄信問候。
周晞稷:人名。
塵土:比喻塵世的紛擾。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客涂:旅途,客居他鄉的路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客居途中與友人周晞稷見面后所作。當時詩人可能在塵世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紛擾和時光的流逝,與友人見面談論詩書,引發了諸多感慨,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詩書的熱愛。通過描寫與友人見面的情景和自身的狀態,展現出詩人對生活的感悟。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在文學創作上對真情實感的追求。
綿綿谷中葛,引蔓在修楚。修楚代為薪,葛也安所附。豈無絺與绤,可以禦清暑。烈烈嚴冬時,憂君乏纊絮。
信國諸臣近有碑,一陵瀕海尚堪疑。荒山野水無人到,落日輕風送我旗。天地幾回人變鬼,風波萬里母將兒。萋萋芳草慈元下,邂逅漁樵問舊時。
懶與時芳作并妍,西風籬落意蕭然。自從屈子歌騷后,也共陶潛到酒邊。消瘦只宜秋色好,耐交唯有晚香傳。南山長在幽人眼,開早開遲不必憐。
秋風華發相得,落日青山自寒。薄宦何如濁酒,故人誰在長安。
哦松人與職俱清,時見春郊雨又晴。所學政應如陸九,只消一語了平生。官無大小各分憂,可但專為七尺謀。說著此身便非是,寄聲多謝薛嘉州。
老母琴書老自娛,吾山側近結蘧廬。鬢邊尚結辟兵發,篋內猶存教子書。幼稚已能學土梗,老兄猶未憶鱸魚。誰知萬里思歸夢,夜夜隨風到故居。昔年不肯臥茅廬,贏得飄蕭兩鬢疏。醉里莫知身似蝶,夢中不覺我為魚。故園屈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馀。何日掛冠辭富貴,少林佳處卜新居。
銀山鐵壘洞庭秋,又見鴟夷一葉舟。且是云仍高一著,祗將山水事清游。
歲暮天涯憶舊蹤,少年足跡異飄蓬。寒山寺共東京寺,此夕猶聞夜半鐘。酒醒天涯夜半鐘,一年將盡夜重逢。含靈畢竟多情種,此夕懷人處處同。
芋寒藕熟比虛公,瓦釜沸湯因火紅。更有定庵花影夕,幻中求幻世皆同。
舟僅容瓶屈,舉杯灘半沸。一灘酒一杯,恰盡杯中物。
江南樹樹黃垂蜜。
船閣寒沙待晚潮,行人舟子各相招。銀山一朵三千丈,隔海飛來對面銷。
籬下黃花共我長,開時便欲醉重陽。枝間點注分秋色,葉底胚胎釀晚香。久旱似慚虛雨露,后凋終擬傲風霜。兒童頗會吟翁意,朝夕分泉灌溉忙。
此翁白發已垂肩,猶借滄波十載眠。一舸載書同載酒,幾家留藥更留錢。山陽笛奏西樵月,薤露歌傳大石篇。誰道人生只如此,兩行衰淚落江煙。
蜂占薔薇封食邑,蟻侵蜾蠃借軍須。雨天風急鳩呼婦,水國煙寒雁喚奴。曉鷺守溪圖口腹,暮蛛借屋計家生。不羈野馬空中騁,無喘蝸牛壁上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