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霽
山負紅銅日,云披綠玉天。
一晴聊餞臘,三白已迎年。
貴氣樓臺滿,春聲松竹先。
詩成緣底事,鳥跡印篷船。
山負紅銅日,云披綠玉天。
一晴聊餞臘,三白已迎年。
貴氣樓臺滿,春聲松竹先。
詩成緣底事,鳥跡印篷船。
山巒托著如紅銅般的太陽,云朵好似披在綠玉般的天空上。天氣放晴暫且送別臘月,三場大雪已預示著新年的到來。富貴氣象布滿樓臺,松竹率先傳來春的聲音。寫成這首詩是因為什么呢?原來是鳥的足跡印在了篷船上。
負:托著。
餞臘:送別臘月。
三白:三場雪,舊俗以冬月得三白為豐年之兆。
緣底事:因為什么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餞臘”“迎年”可推測是在臘月雪后初晴時創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詩人在欣賞雪后美景時,感受到新年的氣息,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雪后初晴的冬日景象,表達對新年的期待。其特點是色彩描寫生動,意境清新。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年芳經雨能幾許,客愁得暖不肯融。
眼看乳燕行已哺,手種小桃隨分紅。
世情付睡莫涇渭,物態逢春無異同。
清時頼是未禁酒,須惜紅紫轉頭空。
一水悠悠斷復連,卸帆終日小灘前。
青旗招飲篙工醉,五兩敧風賈客眠。
樹色遠分芳草路,鳥行斜斷夕陽天。
漁舟慣伴危檣宿,饋我霜鱗不用錢。
風流正始久無聲,頗復因公到后生。
千里族人分俸祿,百年鄉黨守題評。
青云脫屣烏臺峻,白首含香畫省清。
但得將軍桃李在,寧須公相寫銘旌。
從我奔馳走四方,清貧殊不厭糟糠。
黔婁環堵貧常醉,壽母高堂老亦康。
夷險百為吾有命,窮通一意子真剛。
今年生日心無事,好為兒孫舉壽觴。
鶯花零亂清明日,巾褐蕭條老病翁。
烏鼎相親勤煮藥,素屏深坐怯當風。
愛花未免呼兒摘,畏雨還成對客慵。
自嘆年來怨青鏡,衰顏改盡少年紅。
高樓南望一傷神,靄靄東風萬里春。
地闊山川圍白日,天低觀闕近浮云。
驚心鳥語知時好,照眼花枝著意新。
不是莼羹勝羊酪,素衣真怕洛陽塵。
一夢西都十二年,竟陵相遇各華顛。
風流家世仁人后,愷悌歌謠楚俗傳。
學道愛君甘淡薄,倦游嗟我久留連。
自憐江上傷春眼,不待琵琶已泫然。
獨化陶鈞運圣謨,八方寥廓入雄圖。
將軍已勒邊山頌,博士初修玉檢書。
西望忽驚新石闕,東來不是舊金輿。
編年誰秉丹青筆,流落周南一腐儒。
衰疲久厭五更朝,每愧冥鴻在泬寥。
顧我塵冠雕舊鬢,愛君山桂長新條。
文詞畫虎工逾拙,世味春冰老益消。
只欲歸依香火社,高堂時聽法音潮。
強讀詩書嘆白頭,一官飄泊寄東周。
匏瓜有系身難去,人足無音境更幽。
晚接賢豪寬病思,老將文字寫離憂。
相思一夕親談笑,夢斷云山相對愁。
蒼茫臘雪欲成泥,又見東風上柳枝。
萬事過前渾是夢,百年投老只添悲。
功名末路收常晚,節物驚心空自知。
千里故人猶念我,書來辛苦話相思。
久厭衣冠塵土浸,賜休何苦馬骎骎。
窮冬積雪春不雨,昨日殘紅今綠陰。
卻掃不知門外事,安禪深得靜中心。
讀書陶令非求解,禁酒揚雄不待箴。
張翰飄然欲鲙鱸,周南久客意何如。
風悲故國荊榛地,日落空城雉兔墟。
明月搗衣聞洛杵,故人憑雁寄南書。
旅歌辛苦空彈鋏,誰念朝盤未食魚。
洛陽宮殿鎖埃塵,翠輦東還幾度春。
雙闕曉云連太室,九門晴影動天津。
地藏寶鼎寧無祲,龍護靈書固有神。
游豫此時期圣主,保厘從古仗元臣。
城外滄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對城樓。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樹風高葉易秋。
疏傅里閭詢故老,秦皇車甲想東游。
客心不待傷千里,檻外風煙盡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