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飲呈葉司戶 其二
僂指摳衣日,于今歲六移。
步趨徒愿學,憂患亦何為。
窗曉鴉同起,天寒鴈引悲。
依仁方再幸,小耐了康時。
僂指摳衣日,于今歲六移。
步趨徒愿學,憂患亦何為。
窗曉鴉同起,天寒鴈引悲。
依仁方再幸,小耐了康時。
屈指算來初次見面的日子,到如今已經過了六年。我空有追隨學習的愿望,卻在憂患中無所作為。清晨窗外我與烏鴉一同起身,天寒時大雁的叫聲引人悲愁。能再次幸得仁人的依傍,稍稍忍耐就能度過這艱難之世。
僂指:屈指,計算。摳衣:提起衣服前襟,古時見尊長的一種禮節。
歲六移:過了六年。
步趨:指追隨、效法。
鴈:同“雁”。
依仁:依靠仁人。
康時:使時世康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與葉司戶相識六年后,可能處于人生的困境,面臨諸多憂患,希望能得到葉司戶這樣仁人的幫助和支持,從而度過艱難時世。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時光流逝卻無所作為的感慨,以及渴望擺脫困境的心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
萬里長江一鏡平,空林落葉戰秋聲。孤舟不畏歸來晚,已見沙頭候火明。
羊腸世道不堪聊,莫使無端肝肺焦。誆狗搜狐林里跑,轟鵝鼓翼水中漂。灑拋飯粒供魚食,折取荊枝作蟻橋。用舍由時辭執著,層山深處寄鷦鷯。
良晨盍華簪,出郊馀二里。精廬尋月泉,散策稍游止。吾邦宋鉅儒,厥有呂夫子。淵源自濂洛,述作偕經史。維時考亭翁,志合道尤似。律呂相倡宣,規矩互模擬。傳緒斯有歸,正學固如此。茲土昔過化,百世崇明祀。馀思猶藹然,盛德非遠矣。后生抱區區,結發蹈先軌。今游雖云樂,車馬謝繁靡。望遠登高丘,臨幽玩清泚。仰惟古人意,豈敢肆娛憙。仙華翠如削,引領足頻跂。
雨春情況悶中諳,一日初晴月已三。半濕半開花解笑,相呼相喚鳥交談。閒行聊樂將誰伴,獨詠而歸也自堪。更有馀懷成漫酌,好風吹面小軒南。
虎踞龍蟠王氣多,云深石磴碧嵯峨。珠峰獨占金陵勝,寶地嘗經翠輦過。花草舊曾沾雨露,殿臺今已近星河。登高愿效封人祝,萬歲千秋保太和。
書罷迎春帖,家家應節多。老年難再拜,佳客莫相過。閉戶唯僵臥,臨觴忽放歌。太平宜有待,暮色欲如何。
客言湘水至,綠雨泣蒼梧。恐是懷沙淚,雙垂問大巫。
海國春還,簾外青山如笑。東風吹細雨,聽鵲聲凄緊,鶯聲賡調。細草如茵,明花似錦,早蜂蝶、紛紛恣鬧。綠展希奎,碧添櫧槭,春光一剎煊耀。堪念異國蹉跎,故鄉萬里,歸夢何時能到。張儉無家,梁鴻入海,骨肉東西燕勞。破浪乘風浮槎夢,幾時醒了。翩然去也,故園松菊堪傲。
歙浦租船只載詩,一廉如此似君稀。雙親猶道行裝重,多帶羅紋一硯歸。
夢怯空閨喚小姑,離離桂影照金鳧。月宮亦是藏愁苑,不識嫦娥有句無。
橋坐天空自爽然,青山面面吐青煙。千花映水霞爭發,雙崦分流月對懸。踞石醉呼光福酒,隔林歌起太湖船。不須指點論王氣,麋鹿蘇臺更可憐。
天付風流。相時宜稱,著處清幽。雪月光中,煙溪影里,松竹梢頭。卻憎吹笛高樓。一夜里、教人鬢秋。不道明朝,半隨風遠,半逐波浮。
解夏還尋舊寺棲,滿船黃葉過長溪。袈裟影入秋山遠,舍利光懸夜塔低。鵝識講時常繞聽,猿知定后不驚啼。卻慚擾擾塵中客,覺路如今去尚迷。
九曲池邊看秋色,水光蕩漾青于苔。白云相邀上山去,明月更喜隨人來。一聲兩聲松子落,千朵萬朵芙蓉開。老僧悟我靜中意,不遣階墀留俗埃。
人間游戲亦堂皇,造化神工誰識量。但得延歌更呼酒,邯鄲驚破幾黃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