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獨游頂山上方院
澗水有奇觀,山蟬發清歌。
穹林翠光合,深谷涼風多。
孤游正寂歷,佇立久婆娑。
平生頗須此,欲去意如何。
澗水有奇觀,山蟬發清歌。
穹林翠光合,深谷涼風多。
孤游正寂歷,佇立久婆娑。
平生頗須此,欲去意如何。
山澗的溪水有奇異的景觀,山林中的蟬兒發出清脆的歌聲。高大樹林里翠綠的顏色相互交融,幽深的山谷中涼風陣陣。我獨自游覽正覺寂靜,長久地站立徘徊。我這一生很需要這樣的體驗,想要離去又該如何是好。
奇觀:奇異的景象。
穹林:高大的樹林。
寂歷:寂靜。
婆娑:徘徊。
頗須此:很需要這樣(的體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七月一日獨自出游,于山林中尋得寧靜與愜意,或許當時詩人心境閑適,渴望在自然中放松身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林美景的喜愛與留戀。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細膩情感。
十年東去入皇都,詞賦爭誇楚大夫。疏散又辭金馬籍,倦狂須覓步兵廚。花開上苑啼鸚鵡,草綠南園泣鷓鴣。惟愛碧山吟卷在,夜隨明月照蓬壺。
九成臺縹緲,知是有虞宮。二女明霞外,重瞳麗日中。珠丘梧野北,玉輦曲江東。彷佛簫韶在,音含閶闔風。
遠水一抹碧,疏林幾樹紅。蒼茫吟不了,詩在夕陽中。
兩朝尊輔拂,一德贊規恢。簡劾人所畏,囊封天可回。指揮兵事密,談笑塞氛開。尺五魁三象,俄驚山岳頹。
畫省猶牽袂,征帆動渭潯。九重將異命,千里愜歸心。□□□□□,幽居忘越吟。我亦多鄉思,金門聊陸沈。
漢家祀典盛如今,幾處郊宮駐輦深。燕月懸知臨太乙,淮流爭得向汾陰。齋居宛記分蘭省,禁衛仍聞集羽林。靜數從臣枚朔輩,同時零落忽傷心。
昔余游天雄,毫翰殊寂寞。懋權起諸生,朗若雞群鶴。甫薦博士言,遽申風雅托。歌鹿冠神京,儀鹓瑞阿閣。逶迤霄漢表,猶能念丘壑。詞組垂光景,千秋縱揮霍。季君何沉沉,長君正諤諤。
石臺朝返策,峽口暮言旋。峰巒各一色,山鳥啼兩邊。蘆林露浣石,柳枝維漁船。灘頭落日黃,幾處生寒煙。正愁大刀折,忽看破鏡懸。玉鉤搭殘霞,蛾眉照長川。鏡湖疑噴玉,箭波如離弦。岸遙光歷歷,沙凈寒涓涓。猿飲臂相接,雁驚陣不聯。孤帆未可去,且隨鷗鷺眠。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陽春夭冶二三月。從風簸蕩落西家。西家思婦見悲惋。零淚沾衣撫心嘆。初我送君出戶時。何言淹留節回換。床席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發蓬亂。人生不得恒稱意。惆悵徙倚至夜半。
風透疏欞景色清。凄凄四壁怨蛩鳴。夜深微濕露無聲。砌上落花和月落,簾前明月近花明。又看河漢半斜傾。
鰓花輕拂紫綿香。瓊杯初暖妝。貪憑雕檻看鴛鴦。無心上繡床。風絮亂,恣輕狂。惱人依舊忙。夢隨殘雨下高唐。悠悠春夢長。
樓船載國沈滄海,厓樹空棲萬古魂。駐蹕有山仍碧草,藏舟無壑自黃昏。酸風似咽田橫恨,幽鳥如鳴杵臼冤。欲向客廬問興廢,只今燕冀是中原。
二祧從孝祀,五典載虞嬪。顯號追先志,陰功見后人。承顏親不待,罔極痛如新。未有如椽筆,光容可得陳。
孝友終身篤,詞章一世英。艱難扈行在,憔悴老承明。歸院花塼影,趨朝革履聲。一麾隨逝水,塵跡想平生。道德文恭并,才猷修簡親。中庸漢伯始,清獻晉平春。望襲高華胄,身終侍從臣。不諧三老約,華屋穗帷新。
苦夜離人眠不得。月更分明,燈更昏昏黑。斷續蛩聲窗外泣。藤花清露籬根滴。曲徑苔生埋砌石。小步徘徊,時有斯須立。且令芭蕉疑未必。秋來莫作無情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