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常吾直
山澤多饑人,閭里多壞屋。
戰爭且未息,征斂何時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況假一官,而茍求其祿。
近年更長吏,數月未為速。
來者罷而官,豈得不為辱。
勸為辭府主,從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為爾洗塵服。
山澤多饑人,閭里多壞屋。
戰爭且未息,征斂何時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況假一官,而茍求其祿。
近年更長吏,數月未為速。
來者罷而官,豈得不為辱。
勸為辭府主,從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為爾洗塵服。
山林湖澤間有很多饑餓的人,鄉里有很多破敗的房屋。戰爭還沒有停止,征收賦稅什么時候才會停止呢。不能解救百姓的災難,就不應該吃國家的糧食。何況只是掛職一個官職,卻茍且地求取俸祿。近年來更換地方長官,幾個月就換一次也不算快。來任職的人疲憊不堪還當官,怎能不感到恥辱呢。勸你辭去府主的職務,跟我到退谷游玩。谷中有清涼的泉水,為你洗凈沾染塵埃的官服。
山澤:山林與川澤,這里指偏遠地區。
閭里:鄉里,泛指民間。
征斂:征收賦稅。
假一官:掛職一個官職。
長吏:指地方長官。
罷:通“疲”,疲憊。
府主:指上級官員。
退谷:可能是作者虛構或當地的一處隱居之地。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處于戰亂時期,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而官場卻腐敗不堪,官員頻繁更替,只知搜刮民脂民膏。詩人目睹這些社會現象,心懷不滿,于是勸友人遠離官場,回歸自然。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官場黑暗,同情百姓疾苦,倡導歸隱。其特點是言辭犀利,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名氣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文人的思考。
凈剎枕城隅,溪光清且虛。僧閒對馴鴿,客至數游魚。巖氣浮川上,林香生雨馀。南云雖可望,長與沃洲疏。城外尋僧遠,居常信馬蹄。移時取香飯,半日濯靈溪。白馬迎人下,清猿對客啼。亭前有封殖,試為問紅梨。
妙算干戈止,神謀宇宙清。兩階文物盛,七德武功成。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歸來獻明主,歌舞隘春城。
天馬橫空至,不羈風雷動。英多颯爽氣,不合腐儒供。先生亦健者,奇思天所縱。立馬昆侖巔,心與冰雪共。煮茗待我來,青眼幾麟鳳。吁嗟墮塵海,鞿鞅不得用。一燈風雨夕,殷殷此情重。良會嘆匆匆,三宿倏如夢。片帆轉江海,永懷一紙送。
炎海于南維,泱漭瀰八裔。瓊島秘萬靈,磅礡華夷際。異氣鐘西洲,天然燦明睿。千里神駒驤,赤霄鸞侶?。詞鋒敵四方,禮學魁兩制。釋褐趨辟雍,民曹仕初筮。寶礦晶必騰,玉彩廉不劌。老吏駭發铏,儒英締深契。南歸奉滫髓,再閱紀元歲。婆娑古榕陰,東山跡非翳。翻然箕踞軒,復綰省郎盭。文武憲外臺,三沛薇垣惠。全齊距南楚,遙引金湯勢。暫列留都卿,選望仍北隮。大疏總機宜,群公仰匡濟。思循四序功,遂鼓五湖枻。虞羅少冥鴻,纓組有蟬蛻。江湖切素懷,山水時小憩。指峰訝中摧,吁嗟哲人逝。邦家悵典刑,道脈失根蒂。惟二丈夫子,晚喜仲也藝。忍讀贈褧篇,一字迸一涕。緬想筠溪翁,德業鳴并世。社祀崇二賢,斯文詎論替。
幾朵深紅籬畔栽,幽香剛對一尊開。江村秋色涼如水,五柳先生歸去來。
當朝論作賦,余意每難明。一日逢之子,千秋托友生。調聲翻大歷,選法動西京。坐憶同巢鳥,差池感和鳴。
敲破玻瓈見至祥,多君頂戴客途長。一寸香消秋未老,蒲團若個較閒忙。
一曲君恩重,千秋賀監才。亭虛水禽集,池凈藕花開。進艇涼風送,鉤簾返照來。誰能與朋好,到此不銜杯。
占畢半生舌本強,編摩十載硯心凹。賦歸誰假乘風翼,嘆老難煎黏日膠。飽食大官真似鼠,厭逢俗客欲稱貓。移家澧水知何日,擬塞丸泥自結茆。
亂毫猶可束,今古更紛紛。手劍不到處,霜鋒時賴君。柔能含道妙,虛足納風云。枯盡文人血,名成屬典墳。
孀艷松根哭,重泉聽得無。野風吹縞袂,墳草濺啼珠。出郭初迷路,回房定向隅。傷心螻蟻穴,命薄不前驅。
柳疏秋色澹,委巷解憐愚。把臂云同懶,忘形鶴共迂。幽期還就菊,默坐且依梧。晚飯泉初熟,清香滿石盂。
真個家居好,纖兒自不關。遍尋遺父老,一指舊江山。野寺無僧住,空城有鳥還。潮回應寂寞,胡騎下孱顏。
鳳翥九霄剩一樓。田園詞派世難求。鄉情雋永不言愁。冶煉方言成雅詠,別開新境足千秋。印書嘉惠憶前游。
平林卷宿霧,白日行黃道。窗橫四圍山,門掩三徑草。老人苦夜永,褰衣起常早。既無姬妾侍,寧有衾裯抱。身心兩清凈,衰病反為好。問我年幾何,年已踰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