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上漫作
漫家郎亭下,復在樊水邊。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門前。
山竹繞茅舍,庭中有寒泉。
西邊雙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鄰皆漁父,近渚多閑田。
且欲學耕釣,于斯求老焉。
漫家郎亭下,復在樊水邊。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門前。
山竹繞茅舍,庭中有寒泉。
西邊雙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鄰皆漁父,近渚多閑田。
且欲學耕釣,于斯求老焉。
我隨意地安家在郎亭之下,又處在樊水岸邊。距離城郭五六里路,小船可以直接到門前。山上的竹子環繞著茅屋,庭院中有清涼的泉水。西邊有兩座石峰,遠望它們能讓人忘卻歲月。四周鄰居都是漁夫,附近小洲有很多閑置的田地。我打算學習耕種和垂釣,在此地安度晚年。
漫家:隨意安家。
郭:外城,這里泛指城郭。
扁舟:小船。
引望:遠望。
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老焉:在此地終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經歷了塵世的紛擾后,向往寧靜的鄉村生活,于是在樊水岸邊安家,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歸隱的意愿。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歸隱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描繪鄉村生活細致入微,語言自然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唐代文人對田園生活的追求。
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宮玉漏遙分明。
霜飆乘陰掃地起,細腰楚姬絲竹間,
白纻長袖歌閑閑,豈識苦寒損朱顏。
光風澹蕩百花吐,樓上朝朝學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鶯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羅幃春夢長。
祖龍黃須珊瑚鞭,鐵驄金面青連錢。
虎髯拔劍欲成夢,蒼黃追騎塵外歸,森索妖星陣前死。
五陵愁碧春萋萋,白虬天子金煌铓,高臨帝座回龍章。
吳波不動楚山晚。
東風艷陽色,柳綠花如霰。
競理同心鬟,爭持合歡扇。
香傳賈娘手,粉離何郎面。
最恨卷簾時,含情獨不見。
花頷紅鬃一向偏,綠槐香陌欲朝天。仍嫌眾里嬌行疾,傍鐙深藏白玉鞭。
噴珠團香小桂條,玉鞭兼賜霍嫖姚。弄影便從天禁出,碧蹄聲碎五門橋。
魏帝宮人舞鳳樓,
隋家天子泛龍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
不覺桃花逐水流。
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
處世忌太潔,志人貴藏輝。
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
鳥銜野田草,誤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猶不死。
草木雖無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葉,各自有枯榮。
江上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
可憐應是陽臺女,蒼梧秋色不堪論,千載依依帝子魂。
君看峰上斑斑竹,盡是湘妃泣淚痕。
桂魄初生秋露微,
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歸。
敢嗟君不憐,自是命不諧。
著破三條裾,卻還雙股釵。
家寄征江岸,征人幾歲游。不知潮水信,每日到沙頭。
乘曉南湖去,參差疊浪橫。前洲在何處,霧里雁嚶嚶。
踏踏馬頭誰見過,
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風羅幕生翠波。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
秋壁暗蟲通夕響,寒衣未寄莫飛霜。
盧姬小小魏王家,綠鬢紅唇桃李花。
魏玉綺樓十二重,前堂后堂羅袖人,南窗北窗花發春。
翠幌珠簾斗弦管,人生今日得驕貴,誰道盧姬身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