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山
文會得吾黨,浄居清晝長。平生愛山僻,暇日聊徜徉。
風流謝康樂,肥遯計亦良。鐘鼎成淹留,江湖晚相望。
山色青未改,山名久愈彰。松風度晚曲,巖花弄晨妝。
尚疑縹緲人,髻鬟下鳴珰。凄涼懷古恨,野水涵方塘。
功名不作難,出處何可忘。人自草木腐,看渠日爭光。
香消酒力微,緣陰聽圓吭。悠然發遐想,莞爾還成章。
歸途有清泚,濯纓詠滄浪。
文會得吾黨,浄居清晝長。平生愛山僻,暇日聊徜徉。
風流謝康樂,肥遯計亦良。鐘鼎成淹留,江湖晚相望。
山色青未改,山名久愈彰。松風度晚曲,巖花弄晨妝。
尚疑縹緲人,髻鬟下鳴珰。凄涼懷古恨,野水涵方塘。
功名不作難,出處何可忘。人自草木腐,看渠日爭光。
香消酒力微,緣陰聽圓吭。悠然發遐想,莞爾還成章。
歸途有清泚,濯纓詠滄浪。
文人聚會與志同道合者在一起,清凈居所里白日漫長。我平生就喜愛山中僻靜之地,閑暇時便來此漫步游賞。那風流的謝康樂,隱居的打算也很得當。在仕途上久留,晚年便會對江湖心生向往。山色依舊青綠未改,山名歷經歲月更加顯揚。松間風聲如奏響晚曲,巖邊花朵好似在晨起梳妝。還仿佛能看到那縹緲仙人,戴著發髻和鳴珰走下山崗。凄涼中涌起懷古的愁恨,野水環繞著方塘。成就功名并非難事,出仕和歸隱的選擇怎能遺忘。他人如草木般腐朽,而有人卻能如日爭光。香氣消散酒力漸弱,在綠蔭中聆聽鳥的圓亮啼唱。悠然間引發遐想,微笑著寫成詩章。歸途中有清澈溪水,可洗滌冠纓吟詠著《滄浪歌》。
文會:文人聚會。吾黨:志同道合的人。
凈居:清凈的居所。
愛山僻:喜愛山中僻靜之地。
徜徉: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
謝康樂:即謝靈運,東晉至南朝宋時期詩人、佛學家、旅行家,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
肥遯(dùn):指隱居。
鐘鼎:指富貴榮華、仕途。淹留:久留。
縹緲人:指仙人。
髻鬟:環形發髻,借指美人。鳴珰:指玉珰,婦女的飾物,行走時會發出響聲。
出處:指出仕和隱居。
圓吭:指鳥的圓亮啼聲。
清泚(cǐ):清澈的流水。
濯纓:洗滌冠纓,比喻超脫塵俗,操守高潔。滄浪:指《滄浪歌》,表達一種與世沉浮、隨遇而安的思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閑暇之時來到東山,被東山的美景所吸引,又聯想到歷史上像謝靈運這樣的文人隱士,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對仕途有所倦怠,向往山林的寧靜生活,在游覽東山的過程中,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思考。
這首詩主旨圍繞對東山的贊美和對人生出處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歷史感慨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對生活、自然的感悟。
水繞柴門幾曲灣,葛巾野服對青山。日招老鶴庭前舞,偏喜婆娑破醉顏。
王家宅似江家宅,草木風煙各不知。王謝爭墩公案在,問師一筆判歸誰。
自由世界自輝煌,民主潮流豈可當。執法循規引科技,不教裁判亂稱王。
玉殿傳宣,金吾弛禁,皇都春意爭妍。暝煙初斂,華月吐嬋娟。紫陌香塵冉冉,六街上、車馬駢闐。爭來看,鰲山燈火,滉漾九重天。圣皇端拱處,千官鵠立,玉筍班聯。有歌喉,宛轉舞袖蹁躚。清漏遲遲夜永,不妨對、綺席瓊筵。嵩呼愿,齊天萬壽,同樂太平年。
海上春風細柳營,江云靜抱一川平。菰蒲晚泛磨刀水,煙井初開殊俗氓。此集衣冠成故事,他年尊俎誰長城。濁醪共醉芳菲暮,畫角聲沉月始生。
云里雞聲云外山,竹門無鎖倚云關。香風一徑稻花落,人自歸來鳥自還。
此行敢謂儒冠誤,進步青云登仕路。不投光范一封書,底用蓬萊三獻賦。雞鳴待詔留金馬,日仄拜辭丹陛下。獨持使節瘴鄉來,性命鴻毛身土苴。何如野老住深村,一生不識州縣門。
星明天駟兆興農,稼圃犁鋤處處同。播谷競趨新禹甸,條桑猶記舊豳風。草緣疆畎縱橫綠,花隔藩籬深淺紅。自笑偷生勞種植,西山輸與采薇翁。
巾帶飄飄百仞巔,滿城回首望神仙。一時云雨三千客,四海風波十二年。歸蜀有人尊許靖,尋河無路老張騫。每思高燕心猶醉,長在南天一柱邊。
春口春云帶遠空,燕山二月尚寒風。瑤花細出飛梁苑,玉藻新裁下漢宮。龍虎氣蒸芝蓋外,鳳凰文濕寶幢中。天王欲應青陽令,為卜年豐萬國同。
寂歷茅堂草樹深,隱居蹤跡杳難尋。直應獨自攜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
夏日曾隨別駕歸,朔風還作送公詩。行軍司馬自文采,祭酒諸生亡崛奇。國事急忙中著手,邊籌閒暇處開眉。嘉陵想已波濤落,風雨無忘泊岸時。
繞屋葵花錦作圍,畫墻墻外柳依依。日長庭院游絲靜,乳燕穿簾自在飛。
客行貪利涉,旅泊阻風潮。月苦更含暈,星稀祗亂搖。郵簽江路杳,鄉思海天遙。不及南飛鵲,迎風雨自驕。
淡日微舒又急收,兜羅綿隔紫燈毬。更將數點無聲雨,不濕人衣卻濕頭。勃姑偶下小梅枝,要看渠儂褐錦衣。柱后藏身教不見,卻因不見轉驚飛。雙鵲營巢浪苦辛,揀條銜折不辭頻。舊條老硬新條韌,卻向籬根拾落薪。傳語春光恰好秾,太秾恐怕惱衰翁。日華五色無尋處,只在蛛絲來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