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次韻因再和二首 其一
秋林何翅一般香,楚思無窮屬野航。
不必再參龐老語,要須先會接輿狂。
青燈漸向韋編熟,白露初添玉井涼。
久矣蕩除人我相,莫疑高尚鄙侯王。
秋林何翅一般香,楚思無窮屬野航。
不必再參龐老語,要須先會接輿狂。
青燈漸向韋編熟,白露初添玉井涼。
久矣蕩除人我相,莫疑高尚鄙侯王。
秋天的樹林何止是一般的清香,那無盡的楚地情思都寄托在野外的航船上。不必再去參透龐老的話語,而要先領會接輿的狂放。青燈之下漸漸熟悉了古代經典,白露初降讓玉井增添了涼意。早就蕩除了人我的分別之相,不要懷疑我高尚的情懷是鄙視侯王。
何翅:何止。
楚思:楚地的情思,也可理解為深遠的情思。
野航:野外的航船。
龐老:指唐代龐蘊,禪門居士,有許多禪語機鋒。
接輿狂:接輿是春秋時楚國的隱士,佯狂避世。
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叫韋編,這里指古代經典。
玉井:井的美稱。
人我相:佛教語,指把人和我區別開來的主觀意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禪道有所感悟、追求精神超脫的心境。當時或許社會環境較為復雜,詩人通過詩歌表達自己遠離世俗紛爭、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禪道的領悟和超脫世俗的情懷。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借景抒情,將哲理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禪道思想的關注和追求。
今我忽不樂,駕言結游駟。遙望南山木,郁郁有真意。崖瀑垂素幢,谷風擊繁吹。洞幽無別蹤,白云藹而至。狨啼修術暗,猱閧樛枝墜。山精綠羅衣,見客宛自媚。形遺物不違,真存道匪貳。鑒茲浹心想,去與眾俱棄。
按節蕭徒旅,神劍宵有聲。揮揮大旗動,烈烈刁斗鳴。仰看太白高,俯視滄波平。王師古無戰,蟂獺安足烹。
蓬首寒機女,枉顧生光輝。一登君子堂,松蘿相因依。茂陵喜新聘,中路忽有違。愿垂堂上鏡,照妾心中微。生死要有托,悠悠空是非。出門念遠道,歲晏將安歸。膏沐更誰容,為君疊羅衣。
羅襪淩波小,潛行輦路中。東風吹不散,南陌去誰同。艷想蓮雙拆,痕留月半弓。定知爭拾翠,應怕踐殘紅。喜蝶無情撲,靈犀有意通。如何珠百琲,小妾妒翔風。
吁嗟先晚季,寂寞慨前修。斗仰公無幾,云披我末由。扁舟方楚越,華屋已山丘。耆舊襄陽盡,歸來涕欲流。
三月雪花飛作氈,春風似欲駐新年。夢當好處成烏有,歌到狂時近自然。村樹綠齊黃鳥界,海山青盡白鷗天。何人會得龐公意,布領長披不上船。
杪秋飛雁過衡陽,又報東籬菊有香。風雨滿城催令節,竹松三徑傲清霜。萸觴共飲時方禁,蘭火初燒夜正長。共喜韋家經訓在,惠連才大亦傳芳。
相逢何處,記滿城風雨,去年重九。蠟屐東山邀勝侶,餉我雙螯斗酒。秋夢如煙,冬郎欲老,不禁重回首。無端飄泊,送行又折楊柳。人生幾度悲歡,幾回離合,贏向天涯走。一棹獨催江上月,方是銷凝時候。桂子天香,枝頭春鬧,換得相思否。西窗剪燭,試聽鵑淚啼瘦。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標格清高迥不群,自開自落傍無鄰。天寒歲晏冰霜里,青眼相看有幾人。
遠望邊城戰氣寒,王師十萬半凋殘。但能留得生還骨,莫問金瘡血未乾。
何子生知姿,弱齒詠鳳皇。垂帷破墳籍,一目能十行。雅調走鮑謝,雄才抗班揚。黃鐘一徹虛,絲管空鏗鏘。陸沉金馬門,卒歲泣麟傷。賈生亦逢時,杜甫終為郎。古來圣哲士,位細非所妨。屼屼大復山,后賢永相望。
人言從軍惡,我言從軍好。用兵非圣意,伐罪乃天討。運籌中堅內,決勝千里道。雷霆馘蛟鼉,雨露澤枯槁。懷柔首煢獨,延訪及黎老。牧羊必除狼,種谷當去草。凱歌奏大廷,天子長壽考。
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檐。試埽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仙帆曾約薊門游,醉聽吳歌下碧流。千里云山成寂寞,北風吹雁到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