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溪示學者
小溪在城下,形勝堪賞愛。
尤宜春水滿,水石更殊怪。
長山勢回合,井邑相縈帶。
石林繞舜祠,西南正相對。
階庭無爭訟,郊境罷守衛。
時時溪上來,勸引辭學輩。
今誰不務武,儒雅道將廢。
豈忘二三子,旦夕相勉勵。
小溪在城下,形勝堪賞愛。
尤宜春水滿,水石更殊怪。
長山勢回合,井邑相縈帶。
石林繞舜祠,西南正相對。
階庭無爭訟,郊境罷守衛。
時時溪上來,勸引辭學輩。
今誰不務武,儒雅道將廢。
豈忘二三子,旦夕相勉勵。
小溪在城墻之下,這里的景色優美值得欣賞喜愛。尤其在春水漲滿的時候,水和石頭的樣子更加奇特怪異。連綿的山勢回環盤繞,城鎮村落相互縈繞連接。石林環繞著舜祠,正好與西南方向相對。這里庭院中沒有爭訟之事,郊外邊境也不用守衛。我時常來到溪邊,勸勉引導那些學子。如今誰不崇尚武力,儒雅之道快要荒廢了。我怎能忘記你們這些學子,要早晚相互鼓勵。
形勝:指地理位置優越,風景優美。
殊怪:特別怪異。
回合:回環盤繞。
井邑:城鎮村落。
縈帶:縈繞連接。
舜祠:祭祀舜帝的祠廟。
辭學輩:學子。
務武:崇尚武力。
儒雅道:指儒家的學問和道德規范。
二三子:你們這些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崇尚武力,儒家的儒雅之道受到冷落。詩人看到這樣的社會現象,來到石溪游玩時,借景抒情,表達對學子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堅守儒雅之道。
這首詩主旨是勸勉學子重視儒雅之道。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石溪美景引出對社會風氣的感慨。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氛圍和詩人的思想情懷。
撥雪尋春,燒燈續晝。暗香院落梅開后。無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橋柳。花市無塵,朱門如繡。嬌云瑞霧籠星斗。沈香火冷小妝殘,半衾輕夢濃如酒。
小年不畏暑,赫日抗塵走。中歲得早衰,受熱坐不偶。炎官不貸人,焦火十日久。一涼謝天公,物極出援手。不知檐間雨,為洗池上柳。便蔭赤藤簟,來傾碧筒酒。此身付陰陽,了了魚在笱。相逢取意醉,是名無何有。夷猶太平時,自稱江南叟。
枕玉裊蹄琢,簟波人字流。冰甕貯清泚,意境已生秋。睡馀弄徽軫,山高水幽幽。試作文王操,若人還見不。
峨峨天臺峰,峰高幾千丈。金烏浴海潮,飛出天門唱。中有綠發翁,神清氣豪宕。遠繼太傅蹤,游觀赤霞障。著屐步云衢,鳴珂對天仗。翩然舉飛翰,振鐸螺川上。文章若有神,班馬不相讓。詩興秋云高,詞氣春濤壯。茲辰涉大江,攜詩遠來訪。延坐振文堂,高談知雅量。魚來芹泮看,鶴去梅邊放。孤云起東山,式慰群生望。
綿綿褒斜路,窈窈鄭真谷。斯人已千載,高誼猶在目。
東風亦肯到天涯,燕子飛來相國家。若較內園紅芍藥,洛陽輸卻牡丹花。
故侯遺貌。記錦城秋集,月圓花好。自別成綿龍茂道,明發碧雞春曉。節鉞三邊,人天萬古,客散田橫島。招魂湘水,五年墓已荒草。春夜黃浦潮聲,相逢一嘆,晚飯吳羹飽。夢里空花秋后葉,年少周郎俱老。鯨海重波,鹓雛兩地,白雁音書少。交情昆季,也應來世難了。
與君本南北,作吏同一邦。詩書雅相好,旨酒空盈缸。歲晏賦歸去,冉冉車輪雙。我亦非匏瓜,茲焉念松江。
心遺囂塵隔,天游斗室寬。學書參靜理,作畫避憂端。排遣非無術,沉冥有未安。戎戎溷夷市,差勝墮虺壇。
一勺淡薄味,三生知見熏。茲游聊忝耳,翩若出岫云。弋有孔翠羽,寢有虎豹文。吾寧不堪用,渠亦何所聞。
天地清溪鶴不群,百年文獻足知聞。外家自是朱元晦,今代豈無揚子云。太極異同須共載,連山真偽可難分。故人江右三千里,荔子紅時政憶君。
金葉猶溫香未歇。塵定歌初徹。暖透薄羅衣,一霎清風,人映團團月。持杯試聽留春闋。此個情腸別。分付與鶯鶯,勸取東君,停待芳菲節。
同歡一宵間,平生萬事足。想得唐明皇,暢哉暢哉福。
澄江有隱士,世科冠朝端。釣月層溪上,溪清月光寒。追蹤坐磻石,適意觀微瀾。身披孤鶴氅,手持一漁竿。鷗鷺長為伴,爵祿不可干。縱無渭川想,應作嚴瀨看。云來青螺浦,月上金魚灘。泠然發長嘯,驚起臥龍蟠。
杜陵世多人,風流自唐漢。振衣入朝廷,玉立爭璀璨。若人獨何為,轅下尚羈絆。舌在且加餐,慎勿發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