浄光山四詠呈水心先生 絕境亭
高頂宜登望,吾州見地形。
水通蠻國遠,山出海門青。
蘚徑僧行跡,風枝鶴退翎。
公能同眾樂,私帑建官亭。
高頂宜登望,吾州見地形。
水通蠻國遠,山出海門青。
蘚徑僧行跡,風枝鶴退翎。
公能同眾樂,私帑建官亭。
登上高高的絕境亭適宜眺望,在亭中能看清本州的地形。水流連通遙遠的蠻國,青山延伸到海門之外,一片青蔥。長滿苔蘚的小徑上留有僧人走過的痕跡,風中的樹枝上有仙鶴掉落的羽毛。您能與眾人一同享受快樂,用私人錢財建造了這座官亭。
高頂:指絕境亭所在的高處。
蠻國:泛指南方少數民族地區。
海門:海口。
蘚徑:長滿苔蘚的小路。
退翎:掉落羽毛。
私帑(tǎng):私人的錢財。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作者與水心先生(葉適)交往,登上浄光山的絕境亭,有感于亭的位置、周圍景色以及建亭者的善舉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自然景色和建亭者與民同樂的精神。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融合自然,展現出詩人對生活的觀察和積極的情感態度。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和社會活動的關注。
烏衣雛燕正依棲,又見南風遞赤泥。宣室殊恩子夜對,天章清問御書題。可無上藥蠲民瘼,有待司南覺世迷。好在論功繼皋益,毋庸問管瀆曾西。
病里抱寒衾,薄暮驚風催。昌雷挾雨勢,裂我蕭窗臺。衡門深扃鎖,冷落有誰來?故人流萍散,墳墓萬里乖。寄軀荒山里,如石附蒼苔。倏忽不能料,剝脫誰為哀。相憐唯此酒,不忍遽空杯。盛春付流雨,馀情寄落英。萬萼驕新碧,誰復顧前塵。病里強坐起,扶杖立花陰。拾此繽紛色,感我愴涼心。當年十七八,長劍拂辰星。豈屑女兒態,為子注眸睛。輾轉勞塵里,浮漚起復沉。自顧猶昔我,人詫二毛生。與子共為客,相惜乃及今。念我今日淚,無責昔年人。
春日固喜雨,雨多亦可已。若為尚霶?,連月煙浪里。江湖更瀰漫,不見蒲與葦。有時漏日光,烘云薄如紙。欲晴又復陰,何以慰田里。郁郁不能舒,一坐四五起。
大江南北一枰棋,野戌年年鼓角悲。半壁河山三鼎局,群雄割據五胡時。風雷夜動神龍起,苜蓿春濃戰馬馳。匝地紅塵飛絮亂,花開花落系人思。
虹拖颶母龍吼云,巨浪直上翻高旻。扁舟系纜不敢發,須臾雨霽浪全歇。雷聲隱隱度遠山,霞氣盈盈漾輕碧。揮杯酹河伯,為爾笑大方。來牛去馬不復辨,論蛙語鱉聊相忘。雄風懷袖里,三嘯棹歌起。洞庭縹緲七十峰,片片芙蓉立仙子。酒酣命客吹玉簫,青翳玄鶴不待招。遙憶吳王歌舞后,錦帆天外落歸潮。歸潮已沒鴟夷革,此中怨結潮頭白。昔日曾聞市井喧,千年忽變鮫人宅。為我詛河伯兮何不仁,荒田滿目兮愁吾人。萑葦叢生鵝鸛喜,打魚供稅多酸辛。代民請命胡為者,歡息湖濱淚潸下。陽城能復作宣房,縣令自甘沉璧馬。精衛徒勞心血枯,滄桑何止歷陽都。功成卻羨扁舟客,落日歸心寄五湖。
譙鼓已三更,孤舟載月明。風霜千里客,星漢九江城。水凈飛帆影,天空落雁聲。暗思高臥者,潦倒夢初驚。
久拚身心奉剎塵,一生悲智自疏親。百城煙水迢迢道,回首城東猶昔人。
鄭州西南數峰青,出門見之車為停。濠梁至此千馀里,醉眼今朝方始醒。
節臨知命共嬋娟,微醉糊涂化小仙。幸與紅旗同一代,偶翻青史識無前。過秦驅“馬”馳皇土,注聶雕蟲助井天。何處靈犀塵似海,事多不可對人言。
云白山黛青,橋平路如掌。柳岸搖春暉,桃蹊皺晴漲。地偏亭宇幽,林深茆閣敞。于焉促席談,于焉事琴仗。動靜那異趨,共此泉石賞。
鐵索界黃沙,石羊吹古道。下有露筋祠,荒螭臥深草。夜月水花香,西風杉葉老。空房聚牧兒,蒿根食鄰媼。
船中新熱睡難成,聽盡漁舟掠水聲。不分兩窗窗外月,如何不為別人明。櫻桃湖里月如霜,偏照征人寸斷腸。醉里不知家尚遠,夢回忽覺路初長。一生行路便多愁,落得星星兩鬢秋。數盡歸程到家了,此身猶未出蘇州。
幽谷居雖陋,春風道卻尊。門墻桃李樹,生意滿乾坤。
長平驛是相君家,不見當時富貴花。只有蒼蒼喬木在,至今猶宿夕陽鴉。
秦青初變曲,未有逐琴心。明年花樹下,月月來相尋。田家足閑暇,士友暫流連。三春竹葉酒,一曲鹍雞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