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 其三七
秦王既集統,作樂昭治功。
前日威武地,今還見聲容。
一時聳觀瞻,唯貪激英雄。
鄭公獨俛首,孰能察圣衷。
暮年伐遼東,事幾敗乃翁。
良臣不在傍,有悔應無窮。
秦王既集統,作樂昭治功。
前日威武地,今還見聲容。
一時聳觀瞻,唯貪激英雄。
鄭公獨俛首,孰能察圣衷。
暮年伐遼東,事幾敗乃翁。
良臣不在傍,有悔應無窮。
秦王完成統一大業后,創作音樂彰顯治國功績。昔日展現威武的地方,如今能看到歌舞表演。一時間眾人都被吸引觀看,只貪圖這種場景激勵出英雄。只有鄭公低頭沉思,誰能洞察圣上的心思呢?到了暮年去征伐遼東,事情幾乎讓他父親失敗。賢良的臣子不在身邊,他應該有無窮的悔恨。
集統:完成統一。
昭:彰顯。
聳觀瞻:吸引眾人觀看。
俛首:低頭。俛,同‘俯’。
圣衷:圣上的心思。
乃翁:他的父親,這里指秦王相關的先輩,也可理解為秦王自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作者可能是看到歷史上君主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因決策失誤而產生不良后果的情況有感而發。或許當時社會也存在類似君主決策、臣子作用等方面的問題,引發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秦王的事例,強調賢良臣子在君主決策中的重要性,以及決策失誤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歷史故事來表達觀點,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歷史和政治的思考。
岧峣異石出巖頭,一派潮聲向此收。疑是山靈因望海,獨能端笏禮陽侯。
馬蹄塵外訪仙源,風景蒼茫別一天。清泚瀠迥三四里,碧桃閒落幾千年。馀香不逐東風散,麗色長凝曉露鮮。此景共知人事罕,肯饒金谷美于蘭。
綠樹陰濃隱小樓。溪光的礫上簾鉤。詩成漫改舉茶甌。春去難言天不管,花飛一恨水爭流。笑他蜂蝶尚追游。
底處呼滕六,催將歲事闌。窗明朝采爛,枝瘦夜光蟠。炫晃山林老,模糊天地寬。曉琴弦欲折,難忍溧陽酸。
山中道人不裹巾,一片石床生綠鱗。昨夜瓦瓶冰凍破,梅花無水自精神。
吾聞名山洞天神仙之窟宅,高高去天不盈尺。上披浮云橫斗牛,下瞰滄溟奠鰲極。云間五城十二樓,老仙燒丹居上頭。鸞笙縹緲塵世隔,羽服逍遙蒼澗幽。山中夜浮龍虎氣,石室猶藏蕊珠秘。瑤草靈苗幾度春,玉泉香蕊三千歲。還丹九轉報功成,手把芙蓉朝太清。蓬萊弱水方舟渡,閬苑昆侖飛蓋迎。我昔懷山恣長往,桃花古洞遺幽賞。鐵橋千仞意都迷,絕頂玄芝日應長。麒麟公子出仙臺,絳節遙從天上來。車馬光輝到蓬蓽,相看一笑無嫌猜。投我素書皆鳥跡,浩蕩煙霞寫胸臆。終然歸旆九霄長,但見冥鴻矯雙翼。中郎詞藻絕人寰,已進宸卿最上班。須公為寫觀梅興,寄與江南驛使還。
逢君未徂暑,別去又重陽。一官新拜命,廿里古封疆。水落舟檣遠,天清驛樹長。東昌本畿輔,指日見輝光。
瀟灑清風滿素襟,況兼文采映儒林。圣朝賢達皆推轂,晚歲京華始盍簪。書閤淹留春酒熟,齋房談詠夜燈深。年來漸覺朋游減,坐看晨星愴寸心。
弱齡懷遠圖,高視淩九霄。手提萬金劍,躍馬向青郊。招邀六郡雄,共逐五陵豪。豪雄者誰子,意氣秋天高。白日忽以邁,春芳辭秋條。嗟哉命運徂,魂去不可招。俯仰天地間,斯人竟寥寥。一為薤露歌,惻怛令魂銷。
盡日重簾垂不卷。庭院蕭條,已是秋光半。一片閑愁難自遣。空憐鏡里容華換。寂寞香殘屏半掩。脈脈無端,往事思量遍。正是消魂腸欲斷。數聲新雁南樓晚。
握手巴丘別一峰,洪城今雨又誰同。滕王閣畔波濤遠,孺子亭前春思濃。總把升沈供冷眼,恒拚潦倒醉東風。知他南浦橋頭水,曾載游人月幾篷。
蕭蕭行李戛弓刀,踏雪行人過虎牢。廣武山川哀阮籍,黃河襟帶控成皋。身經戎馬心逾壯,天入風霜氣更豪。橫槊賦詩男子事,征西誰為謝諸曹。
萬國歸心天不言,諸儒爭席異臨軒。圣功典學形歌頌,更覺曹劉不足吞。
清音扁新閣,山色送溪聲。尚欠題詩債,難尋把酒盟。囊空無長物,甑墮底浮名。紼路它州遠,臨風淚睫橫。
篙篙答幽響,霞壁盡中空。自發多鐘磬,相吞是水風。石泉如乳白,云葉比花紅。處處層城似,丹樓望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