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天檜
青牛西出關,老聃始著五千言。
白鹿去升天,爾來忽已三千年。
當時遺跡至今在,隱起蒼檜猶依然。
惟能乘變化,所以為神仙。
驅鸞駕鶴須臾間,飄忽不見如云煙。
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緣。
乃知神仙事茫昧,真偽莫究徒自傳。
雪霜不改終古色,風雨有聲當夏寒。
境清物老自可愛,何必詭怪窮根源。
青牛西出關,老聃始著五千言。
白鹿去升天,爾來忽已三千年。
當時遺跡至今在,隱起蒼檜猶依然。
惟能乘變化,所以為神仙。
驅鸞駕鶴須臾間,飄忽不見如云煙。
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緣。
乃知神仙事茫昧,真偽莫究徒自傳。
雪霜不改終古色,風雨有聲當夏寒。
境清物老自可愛,何必詭怪窮根源。
青牛馱著老子西出函谷關,老子才開始撰寫《道德經》五千言。白鹿馱著仙人升天而去,轉眼已經過了三千年。當時的遺跡到如今還在,那隱隱隆起的蒼檜依舊挺立。唯有能變化身形的,才可成為神仙。他們駕著鸞鳥仙鶴瞬間遠去,飄忽不見如同云煙。為何這白鹿能平地飛升,還借助草木攀緣。由此可知神仙之事渺茫難測,真假無從探究,只是空自流傳。雪霜也不能改變它萬古不變的顏色,風雨中它發出聲響,即便夏天也透著寒意。這清幽的環境、古老的景物自然惹人喜愛,何必去追究那些怪異之事的根源。
青牛西出關,老聃始著五千言:傳說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應關令尹喜之請,寫下《道德經》五千言。老聃,即老子。
白鹿去升天:傳說有仙人乘白鹿升天。
隱起:隱隱隆起。
乘變化:指能變化身形。
茫昧:渺茫難測。
詭怪:怪異之事。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游覽古跡時,看到傳說中與神仙有關的遺跡蒼檜,由此聯想到各種神仙傳說,進而對神仙之事產生思考,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對神仙傳說的質疑,強調應關注自然真實之美。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理性的思考和對現實的關注。
拚飲如何更問人,樽前不見李元賓。晨朝有酒晨朝醉,莫待黃昏老卻春。
三花珠樹五云開,海上雙飛白鶴來。借問分行棲玉署,何如對舞映霜臺。月明華表聯翩起,雪滿緱山并駕回。萬里只今誰比翼,仙禽原自不群才。
誰持大塊擲箕顛,人厄天災十以全。坐覺今宵如末世,不知何物作明年。
破驛荒村山路邊,斜風細雨客燈前。子規一夜啼到曉,更待溪聲始不眠。
寧墮眉毛出為人,舌端雷電不無神。如今有口卻掛壁,草木巖中元自春。放形漫浪蜀山西,只是人間一闡提。不擬將心覓安處,閑來洗腳玉泉溪。
言辭粉署重凄凄,道路時聞征馬嘶。日照夢懸鄉樹外,夜郎吟向郡樓西。竹雞群里登峨嶺,銅鼓聲中出朗溪。我欲白門扳柳送,相思此夜有烏啼。
轉日回天勢可窺,舊游今昔事皆非。只應樗里偏多智,每嘆林宗最見幾。金谷秋深荒草合,玉關春早遠人歸。五湖煙水孤舟穩,吟倚蓬窗送落暉。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歸山。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淮海胡文學,名猶滿帝都。人誰憐李白,我欲泣楊朱。家昔啼饑甚,身今病渴無。竹西歌吹近,想見列生徒。昔日光明闕,昂然有此翁。不聞前賈傅,俄見罷申公。瘦已肩如鶴,貧猶氣似虹。北門端有待,豈必滯儒宮。
猶憶詩成奪錦袍,傳宣光祿賜香醪。始知宦海夢初破,頓覺禪林味最高。千里空濛皆雨露,萬山起伏即波濤。分明上界多官府,未必群仙領六曹。
玉版豐標清更臞,紫姑道味頗甘腴。遣渠問訊紫薇老,后省廚供有此無。
蓑衣蒙肩笠覆頂,擁髯倚釣坐深暝。扁舟到處即吾家,風雪不憂天地冥。金門朝日五彩暉,朱衣前進白簡隨。鞠躬屏息虞讒譏,為問此翁知不知。
老樹經秋葉未霜,一溪流玉落滄浪。有人解得江南意,月下吹簫引鳳凰。
思君何處起,回首嶺云深。祖帳披胸語,燈前顧影吟。阮生馀白眼,季子盡黃金。徒將一杯酒,為余萬里心。
山中團扇織朱藤,小把還誇入手輕。見說高齋蚊嘴赤,夜深來撲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