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圖
夏鼎象九州,山經有遺載。
空蒙大荒中,杳靄群山會。
炎海積歊蒸,陰幽異明晦。
奔趨各異種,倏忽俄萬態。
群倫固殊稟,至理寧一槩。
駭者自云驚,生兮孰知怪。
未能識造化,但爾披圖繪。
不有萬物殊,豈知方輿大。
夏鼎象九州,山經有遺載。
空蒙大荒中,杳靄群山會。
炎海積歊蒸,陰幽異明晦。
奔趨各異種,倏忽俄萬態。
群倫固殊稟,至理寧一槩。
駭者自云驚,生兮孰知怪。
未能識造化,但爾披圖繪。
不有萬物殊,豈知方輿大。
夏朝的鼎上鑄有九州的圖像,《山海經》也有相關記載。在迷??諘绲拇蠡闹?,云霧繚繞,群山匯聚。炎熱的大海積聚著熱氣,陰暗幽深之處明暗不同。各種生物奔走趨馳,種類各異,瞬間就呈現出萬千姿態。萬物本來就有不同的稟賦,至理又怎會一概而論。感到驚駭的人自然說這很驚人,可又有誰真正了解這些生物的怪異呢。我還不能認識大自然的創造化育,只能展開這圖冊來觀看。如果沒有萬物的千差萬別,又怎會知道大地的廣闊呢。
夏鼎:夏朝的鼎,相傳禹鑄九鼎,象征九州。
山經:指《山海經》。
空蒙:迷茫、縹緲的樣子。
杳靄:云霧繚繞的樣子。
炎海:炎熱的大海。
歊蒸:熱氣升騰。
群倫:萬物。
殊稟:不同的稟賦。
至理:最根本的道理。
一槩:一概而論。
造化:大自然的創造化育。
方輿:大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赡苁窃娙嗽陂喿x《山海經》及相關圖冊時,被其中描繪的奇幻世界所震撼,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文化氛圍濃厚,人們對古代典籍有著濃厚興趣,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自然和古代文化的探索。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大自然的神奇和萬物的多樣性。其突出特點是將《山海經》中的奇幻描寫與哲理思考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分袂臨歧。記柔情宛轉,絮語迷離。鳳簫聲已斷,鯨燭淚空垂。形與影、怎相隨。密意兩心知。爭奈他、勞魂役夢,萬種嬌癡。近來百事堪疑。但人前強笑,暗里顰眉。愁深難更說,別久不成悲。虛有約、總無期。秋盡雁來稀。待甚時、相逢執手,款款問伊。
山廬好,策杖一盤紆。草際躍過青蚱蜢,路旁蹲得老蟾蜍。物態野而迂。
野性宜將寂寞濱,林間景物倍曾親。逢棋便可消長日,下馬何妨問主人。雨過夏畦供饌美,風來水閣送涼新。重游更待秋風起,凈掃池頭醉一巡。
山廬好,眾卉逐光昌。五月榴花明可照,百年柿樹欲爭長。透過屋檐墻。
此意兄知否。自重陽、孤懷廖落,倦歌金縷。故園登臨長嘯客,縱目關山非舊。漸凋盡、御溝枯柳。聞道團城移玉佛,想而今、佛也眉兒皺。誰怨得,黃花瘦。傾城消息今初透。又無非、和親策妙,歲金輸夠。叔侄君臣前日事,此日輿圖換繡。費幾度、新亭沾袖。書卷生涯兄莫問,算書生、到此真何有。南去雁,頻回首。
山廬好,人物兩無猜。手供瓶花兼蝶至,肩垂岸柳帶蟬來。妙趣畫難該。
山廬好,生意盎然長。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物類亦慈祥。
山廬好,物各養其天。池面曝晴魚入定,枝頭避暑鳥參禪。蓮葉正田田。
蕪城路。長憶蒲滿雷塘,鶯啼高樹。綿綿芳草相思,山長水闊,魂消甚處。恨延佇。惆悵探春來晚,綠遍庭戶。不堪檢點馀香,難尋蝶夢,愁聽燕語。游子天涯初到,朦騰倦眼,慵看歌舞。無奈近來,風懷疏懶如故。拋殘密約,多少傷春句。誰念我、高樓醉臥,長堤孤步。心逐流波去。爭教料理,年時舊緒,幽恨千千縷。都輸與,繽紛飄零紅雨。人間萬事,但看飛絮。
山廬好,初暑御單衣。點水蜻蜓當面立,迎風蝙蝠掠肩飛。緬想浴乎沂。
山廬好,人靜夜乘涼。槐影移窗偏漏月,蓮苞含蕊自聞香。更喜切瓜嘗。
山廬好,無物不忘機。洗硯招魚吞墨飽,曝書遇蠹食仙肥。他日或能飛。
平山黛影枕清流,槳底蕩層樓。擊楫高歌,憑舷細語,不許話離憂。別來玉指裁芳信,千里寄溫柔。怎比當時,垂楊輕舞,篩月照扁舟。
山廬好,風細動輕裾。蠅欲集時將塵佛,蚊當聚處把煙驅。何必過傷渠。
玉樹聲消,臺城煙散,綠楊還映朱樓。舊時王謝,歸燕覓新儔。樓外哀鴻慘切,未吹到、歌舞樓頭。偏安久,遼陽信斷,情味似杭州。悠悠。休更說,南朝曠達,東晉風流。但秦淮吞恨,鐘阜凝愁。妝點升平景色,有嬌客、陌上春游。憑誰問,河山萬里,幾處缺金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