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廖八下第歸衡山
曾作關中客,嘗窺百二疆。
自言秦隴水,能斷楚人腸。
失意倦京國,羈愁成鬢霜。
何如伴征鴈,日日向衡陽。
曾作關中客,嘗窺百二疆。
自言秦隴水,能斷楚人腸。
失意倦京國,羈愁成鬢霜。
何如伴征鴈,日日向衡陽。
你曾到關中游歷,見識過易守難攻的山川形勝。你說秦隴的流水,讓遠游的楚人肝腸寸斷。科舉落第后你厭倦了京城,羈旅愁緒讓兩鬢染上白霜。不如陪伴著南飛的大雁,天天向著衡陽家鄉飛翔。
百二疆:指關中地勢險要,二萬人可抵當諸侯百萬人。
秦隴:指今陜西、甘肅一帶。
京國:京城。
衡陽:衡山所在地。
此詩創作于友人廖八科舉落第之時。當時文人多通過科舉入仕,落第會讓人沮喪。詩人目睹友人的失意,寫下此詩安慰。
這首詩主旨是安慰落第的友人,勸其歸鄉。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朋友間的情誼。
倚天壁立青芙蓉,蜿蜒起伏如游龍。夜來驚雷挾飛雨,化作白云千萬重。白云如波起平地,樓臺不辨金銀氣。但見蒼蒼玉女峰,離立分明露群髻。山深寂歷天欲秋,重重綠樹臨溪流。無人復歌小山隱,惟有桂樹枝相樛。披圖似是房山筆,元氣淋漓墨華濕。并刀剪取滄溟波,方丈蓬壺歸咫尺。天官李卿家上饒,早謝舊隱登清朝。看山莫憶釣游處,且作夔龍匡舜堯。
絕域移根上苑栽,又分紅綠向巖隈。累累子已枝間滿,灼灼花猶葉底開。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見寺門開。半空虛閣有云住,六月深松無暑來。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遠塵埃。富春咫尺煙濤外,時倚層霞望釣臺。
紫璚翠琰開蒼壁,下有蒼松幾千尺。濃陰羃歷森晝寒,虬枝拂空根束石。石連灌莽榛欲絕,路繞松根更斜出。仙源近遠不可窮,卻有幽人在山澤。山澤幽人坐倚松,仰看出沒山云空。眼中溶溶霏暮靄,耳畔謖謖鳴天風。崩崖一線削積鐵,玉泉百丈飛晴虹。吳中山水清且遠,老我平生素游衍。偶然點筆寫秋巒,恍惚游蹤出東絹。金君有癖與我同,每每神游翰墨中。贈君此幅應有以,咫尺相看論萬里。
紫陌天衢開射闈,銜杯覽勝夕陽歸。千家云樹蔥蘢合,上苑霞光晻映飛。塞北方傳息戰鼓,朔南又報典征衣。草離花謝年年暮,回首高臺挹落暉。
江風吹浪葛衣單,遙認金焦兩點山。落日片帆歸鳥疾,直隨秋色到龍灣。
世情多識事多諳,長對云山共笑談。煮石采芝隨意足,憑君莫唱望江南。
地靈鐘國秀,臚唱壓時名。虎觀堅廉節,螭坳振直聲。志隨時暫郁,身與道俱榮。人羨腰金日,于公孰重輕。
佳跡空山漫記吳,幽人逸興寄髯蘇。種來香霧三千界,削就云根第一株。水月遙分大士供,陰晴遞換小山圖。片時脫盡塵凡夢,鶴骨森寒對玉壺。
雒誦新詩若飲醇,病中無計訪汪倫。夢游槐國寧思蜀,家住桃源不記秦。白雪能吟惟此老,朱弦重撫又何人。蓬山咫尺難飛越,祗是風前淚滿巾。
黃河天際來,噴薄萬里奔。寸膠使之清,意堅水彌渾。誰抱綠水操,乃向齊門彈。奈何殊所投,舍彈起長嘆。
左酒右詩白接?,家家團扇笑圖伊。塵根并與道根淺,夢境常和實境迷。水自千流平上下,心猶九折起高低。玄言大語讀成厭,一刻瞢騰聽鳥啼。
驀然風雨動春悲,多少飛花惹絳帷。半部論開天地靖,一編書做帝王師。聯翩彩蝶莊生杳,荏苒幽蘭楚客滋。忽見秾芳消歇處,幾枚雛鳥試新枝。
僧居岑寂異官居,索句搜腸撚斷須。那更雨中思底事,夢魂歸到種山隅。杜宇聲中春欲歸,少陵老淚不禁揮。與君共被浮蝸誤,不似淵明早見幾。唾手科名尚少年,無窮事業更居前。辛勤不寐思經意,卻笑邊韶好晝眠。萬壑千巖擁越岡,朝陵追念舊天王。自嗟無路攀弓劍,尚忍興言及虎狼。
卜商有遺言,學而優則仕。學既非為人,仕復寧為己。有玉求賈沽,無道谷亦恥。仰瞻夔龍朝,俯愧蓬蒿里。骎骎饒二毛,行行入四紀。馬逸駕可覂,風回楫須止。爾無操御中,顛覆何所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