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南下
河橋別柳減春條,隔浦挐音聽已遙。
千里羹莼夸敵酪,滿池滮稻欲鳴蜩。
東風楚岸神靈雨,殘月吳波上下潮。
如吊湘累搴香若,秋江斜日駐蘭橈。
河橋別柳減春條,隔浦挐音聽已遙。
千里羹莼夸敵酪,滿池滮稻欲鳴蜩。
東風楚岸神靈雨,殘月吳波上下潮。
如吊湘累搴香若,秋江斜日駐蘭橈。
在河橋邊折柳送別,春天的柳枝似乎都少了幾分。隔著水浦,劃船的聲音漸漸遠去。友人到千里之外定會夸贊家鄉的羹莼比北方的奶酪還美味,此時滿池的水稻在蟬鳴聲中生長。東風吹拂著楚地的江岸,降下神妙的雨,吳地的水波隨著殘月涌起上下的潮水。若友人去憑吊屈原采摘香草,可在秋江的斜陽中停下船槳。
別柳: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挐音:劃船的聲音。
羹莼:用莼菜做的羹,是江南名菜。敵酪:與奶酪相比美。
滮稻:水稻。鳴蜩:蟬鳴。
神靈雨:神妙的雨。
湘累:指屈原。香若:香草杜若。
蘭橈:用木蘭樹做的船槳,這里代指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看,是詩人送友人南下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人們有一定的出行和交流活動。詩人在送別友人時,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特別著名詩篇,但展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特色。
秋床歸臥不緣愁,病與衰謀作老仇。數樹直青能爾瘦,一軒殘照為誰留。
鱸魚誰送海門秋,遠客思歸正倚樓。張翰因風辭洛下,東坡乘月向黃州。鲙成飛雪銀絲細,目斷煙波釣艇浮。剩有詩筒報知己,且憑斗酒慰羈愁。
憶自別郎時,數到郎歸日。及至郎歸郎又行,淚臉香紅濕。殘夢怕尋思,罥繡慵收拾。夏簟青青白晝長,背倚闌干立。
南山如碧環,缺處蒼崖開。當年造物手,辦此何神哉。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源源萬斛泉,飛出重山來。白龍三百丈,行處鳴春雷。巨石若棟宇,磊砢相推排。跳波與濺沫,馀怒猶喧豗。我來值杪秋,萬壑風聲哀。黃花雜紅樹,錦繡紛巖隈。奇勝夙所貪,欲去仍裴佪。題詩還自笑,愧我非仙材。
白帝秋高木葉黃,蜀中長是雨浪浪。瞿塘水落漩渦小,一路看山到岳陽。
幻出荷衣點雪衣,更將龜紫換牙緋。人中巧宦誰知此,好向天街插翅飛。
宸儀警,王度乾。嗟云漢,望昊天。
并馬出春城,搖鞭一相語。楊柳遍西湖,應從何處去。
水面添愁系畫船。橋頭倚醉駐吟鞭。殷勤繅出黃金縷,朱戶春深正晝眠。
碧梧翠竹兩清妍,陰落閒庭古石邊。未引丹山儀鳳宿,畫長蓋我讀書眠。
南國江山翠可憐,與君登眺意忘年。同心每恨論交晚,蹇足誰云得步先。兩浙衣冠稱世族,五更魂夢接英賢。蘭橈風便天南北,何處重逢共折旋。
北風吹雪滿關城,寒氣侵人夜不勝。無限客愁消未得,坐揮吟筆對孤燈。
大孝思能永,移忠愿未休。音容不可即,歲月感如流。祿養悲難逮,劬勞念莫酬。溪蘋時自薦,風木迥生愁。尚友追千古,賓王薄一丘。衣冠隨上序,禮樂象前修。節鉞今趨府,干城舊借籌?;识黛簡⒂?,世德煥潛幽。有信懸青鳥,為郎羨白鳩。天書期再下,先后賁松楸。
良辰初到,春色隨時鬧。妝點蛾眉因甚早,人在咸陽古道。當年泣別長亭,今朝嘶馬縈情。寂寞黃昏時候,瑣窗夜夜風生。
受福從王母,兒孫孝養新。無煩青鳥使,自足白華人。國語應多紀,家風素可親。七旬殊未艾,萱草有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