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慶成
祀教民昭孝,天惟德是親。
太宮嚴大饗,吉土兆精禋。
禮樂三五盛,梯航萬國賓。
恩霑群動洽,慶與一陽新。
奉冊尊長樂,均厘及眾臣。
不須云物瑞,和氣浹人神。
祀教民昭孝,天惟德是親。
太宮嚴大饗,吉土兆精禋。
禮樂三五盛,梯航萬國賓。
恩霑群動洽,慶與一陽新。
奉冊尊長樂,均厘及眾臣。
不須云物瑞,和氣浹人神。
祭祀教導百姓彰顯孝道,上天只親近有德行之人。在太宮舉行莊嚴盛大的祭祀,在吉地開始精誠的祭天儀式。禮樂如同三皇五帝時一樣興盛,各國使者翻山航海前來朝貢。恩澤沾潤萬物,一切和諧融洽,喜慶隨著陽氣回升而更新。敬奉冊書尊奉長樂宮的太后,將福澤均分給眾大臣。不需要云氣等祥瑞之兆,祥和之氣已充滿人與神之間。
祀:祭祀。
昭孝:彰顯孝道。
太宮:指祭祀的宮殿。
大饗:盛大的祭祀。
吉土:吉祥之地。
精禋:精誠的祭天儀式。
梯航:指翻山航海,這里指各國使者遠道而來。
恩霑:恩澤沾潤。
群動:指萬物。
一陽新:指陽氣開始回升。
奉冊:敬奉冊書。
長樂:指長樂宮,這里代指太后。
均厘:均分紅福。
云物瑞:云氣等祥瑞之兆。
浹:充滿
此詩可能創作于皇帝舉行南郊祭祀之后。古代皇帝常在南郊舉行祭天等重大祭祀活動,以彰顯對天地的敬畏和對百姓的教化。在祭祀活動中,體現國家的禮儀制度和繁榮昌盛,同時表達對上天的感恩和祈求國泰民安的愿望。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以記錄和贊美這一盛事。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南郊祭祀活動,突出國家的興盛和祥和。其特點是場面宏大、語言莊重,展現出皇家祭祀的威嚴。在文學史上,這類祭祀詩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文化和社會風貌,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遠役逢年暮,危途感命輕。長河蟠地險,積雪與天平。逆旅悲今古,浮云是利名。昔聞高蹈者,被褐偃柴荊。
五更里,瞥看斗杓無差缺。正合天心斡運,堪作上天喉舌。向中央也,玉花結。捉得清虛這回決。便永永除生滅。此個自在逍遙,唯予獨會拈捻。害風兒,怎生說。
老農呼婦呼孫子,齊上溝車踏河水。浪走源頭雪霰飛,天翻腳底風雷起。颯颯昆明龍蛻骨,宛宛常山蛇顧尾。倏爾盈科嘆水哉,激之過顙由人耳。吼聲??河伯怒,苗色芃芃田畯喜。阿香滴瓢苦瑟縮,鮫人泣綃無尺咫。蘇枯辛活莊子鮒,騰空如化琴高鯉。東村桔槔不亦勞,西鄰轆轤安足擬。忘機卻笑抱甕夫,巧制端從斲輪氏。天心普順固無邊,人力強為終有已。欲令田野息愁嘆,要在廟堂能燮理。五風十雨歲穰穰,棄置溝車如敝屣。
半生跡未歷江湖,辟地東郊旋剪蕪。結屋池邊塵自少,蒔梅窗外俗全無。偶來啜茗謝良友,不肯趨時愧腐儒。卻笑一寒難措手,欲裨短褐拆天吳。
留發不披緇,行藏眾所疑?;垡蚵劦涝纾瑝鸦诔黾疫t。果以今生滿,僧應夙世為。懸知他日遇,改卻舊須眉。
錦袍玉帶賦歸農,竹杖芒鞋伴一翁。風月乾坤隨處是,江湖廊廟此心同。閒招海鶴階前舞,笑看晨霞水際紅。爭向盛時誇勇退,不知身在急流中。
夜泊淮陰城,蚤向淮南路。理棹逢西風,猖狂恣號怒。清河千里中,東風日相誤。祈此一日風,終竟不可遇。蒼天豈有心,莫可詰其故。但看北去舟,凌風如飛渡。翻為去人快,頓忘吾所務。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花間乳鹿笑相迎,拄杖穿花導鹿行。六子子孫俱宦達,三山山水亦聰明。論詩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帶得門人也仙骨,年年來此賀長生。
風前無數翠鸞翔,粉籜初翻細細香。公暇留題詩滿幅,后人應比召公棠。
舊隱慈溪上,歸休足自怡。水翻琴上曲,山送畫中詩。叢菊秋容淡,孤松晝景遲。依然對猿鶴,無愧北山移。
饑鼠號多似訴愁,破囊空慣已無羞。閒來點檢幽居事,鶗鴂聲中又一秋。
身遙上國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金印不須辭入幕,麻衣曾此嘆迷津。卷舒由我真齊物,憂喜忘心即養神。世路風波自翻覆,虛舟無計得沉淪。
客程遙指建溪行,要踏東風看幔亭。君去莫嫌春色晚,落花一路水苔青。
星軺計日覲神京,彩勝迎春在客程。沙上柳松煙霽色,水邊樓閣雁歸聲。陽回海宇人皆樂,云近蓬萊眼倍明。畫省故人勞見念,清詩早為卜旋旌。
有竹無人孤負竹,有人無竹令人俗。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清意足。君家竹圍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幅巾相對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東鄰種桑富紈綺,西鄰種花蜂蝶聚。豈無紅袖引壺觴,那得詩人叩門戶。詩人愛竹如愛賓,娟娟秀色詩爭新。君當開徑掃白云,相逢不是塵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