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九歸河北
文武資人望,謀猷簡圣情。
南州初臥鼓,東土復維城。
寄重分符去,威仍出閫行。
斗牛移八座,日月送雙旌。
別戀瞻天起,仁風應物生。
佇聞收組練,鏘玉會承明。
文武資人望,謀猷簡圣情。
南州初臥鼓,東土復維城。
寄重分符去,威仍出閫行。
斗牛移八座,日月送雙旌。
別戀瞻天起,仁風應物生。
佇聞收組練,鏘玉會承明。
李九文武雙全,有很高的聲望,謀略得到圣上的賞識。南方剛剛戰事平息,他又要到東方去鎮守。身負重任帶著符節離去,威風凜凜離開京城。他的地位尊貴如星宿移動,出行時日月相伴著雙旌。分別時我仰望朝廷滿懷眷戀,他的仁德之風將惠及萬物。我期待聽聞他整頓軍隊建功,然后帶著榮耀回朝。
資:憑借。人望:眾人所仰望的人。
謀猷(móu yóu):謀略。簡:選拔,這里有被看中之意。圣情:圣上的心意。
臥鼓:息鼓,指戰事平息。
維城:本指連城以衛國,后喻指藩國、藩鎮。
分符: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或功臣,以竹符為信證,剖分為二,君臣各執其一。
出閫(kǔn):指出任在外。閫,城門的門檻,借指京城。
斗牛:星宿名。八座:封建時代八種高級官員。
雙旌:唐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
瞻天:仰望朝廷。
仁風:仁德之風。
組練:本指軍隊的裝備,這里代指軍隊。
鏘玉:行走時玉佩相擊發聲,形容人風度翩翩。承明:承明廬,在漢代長安皇宮內,為朝臣值班休息之處,后泛指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可能南方戰事剛平,朝廷需要有能力的官員去鎮守東方。李九文武兼備,得到圣上賞識,被派往東方任職,詩人為其送別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李九赴任,突出了李九的才能和朝廷對他的器重。其特點是語言典雅、意象宏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送別官員類詩歌的風格。
萍老枯根在,風約小池塘。暮天如此搖落,朔雁莫南翔。安排青熒燈火,對我紙窗竹屋,百四十年長。諸史滿前列,與語不凄涼。頭早白,人老矣,病支床。浮云天際舒卷,差勝利名場。羅氏鶴林玉露,孫氏藤陰雜記,時草雨三行。富貴本泥土,不易此徜徉。
小店江門市,孤舟聞暮砧。遠沙含細雨,缺岸隱疏林。旅宿青楓晚,人煙翠獄深。漸臨巴蜀道,一慰望鄉心。
小山桂枝今所無,一生到處問樵夫。細思不獨人間少,月里何曾有兩株。丹葩綠葉郁團團,消得姮娥種廣寒。行盡天涯年八十,至今未遇一枝看。
翻疑川路盡,回合見江濱。吹角牛歸壟,鳴鐸渡喚人。山光晴冉冉,潭照碧粼粼。且復隨流去,征途休問津。
共說趨炎地,曾無釀雪天。蟲沙真厄運,冤憤有殘年。客去心常醉,愁深月不圓。棲遲聊復爾,得地草堂偏。
綠柳含薰白苧涼,畫船風細藕花香。間來一枕游仙夢,睡起蓬窗又夕陽。
向籠蔥摘取,問蟲篆、是誰書。似蠹繡丹經,魚餐綠子,巧出仙馀。麻姑。戲將鳳爪,印龍紋、一暈一河圖。更綴陰陽小押,辟邪留在沖虛。研朱。籜隕亦沾濡。掩映雪消初。笑帶魚與露,膩香春粉,總贈芳姝。林于。洞庭萬樹,奈斑斑、只有淚如珠。那得雙鉤片片,驚鸞跡遍蕭疏。
鳥過平原霜草齊,雉飛兔走各東西。何由掣取腰間劍,細割肥鮮酒自攜。
小金山寺露蕓窗,隱約花枝照畫艭。湖上鴛鴦三十六,夕陽影里盡成雙。
抄抄翔鸞,舒翼太清。俯眺紫辰,仰看素庭。凌躡玄虛,浮沉無形。將游區外,嘯侶長鳴。神□不存,誰與獨征。
戴斗通歡瑞節來,新年共上萬年杯。宮花雜珥天心悅,并覺春從殿里回。
白發交情自布衣,非關出入在黃扉。癡兒生死勞恩及,老淚縱橫豈浪揮。萬里云霄心轉切,五更風雨夢初歸。有時倚杖看臺斗,無限清光近紫微。
霜落夔門樹,寒江滟滪孤。狂瀾須此障,砥柱賴誰扶。入峽愁孤客,當關用一夫。何勞念西域,千載固輿圖。
兩浙江山十度游,平生欲與古人侔。紫微分署留連飲,嚴子高臺慘澹秋。龍管鳳笙天上夢,疏燈微雨驛邊樓。行行不為征求急,西北烽煙滿眼愁。
人住紅螺村,到海王購得,鳳紋寶硯。是紅友當年,填詞染翰。重付竹君學士,與詞伯經師周旋慣。康熙丁卯,乾隆丙子,雙銘同槧。贊嘆文窗玩,似心太平庵,端溪一片。才譜罷蘇辛,又箋兩漢。我冀附庸風雅,愿下拜南豐心香瓣。恨在手無玉鴉叉,寸鐵不持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