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再作三首 其一
出去夢中事,歸來醉后醒。
外貪垂老佚,中樂放心寧。
花氣窗前入,禽聲枕上聽。
自憐無此分,明日又飄零。
出去夢中事,歸來醉后醒。
外貪垂老佚,中樂放心寧。
花氣窗前入,禽聲枕上聽。
自憐無此分,明日又飄零。
夢境中的事情消散如煙,從醉意中清醒歸來。表面上貪圖年老時的安逸,內心卻因放任心性而安寧。窗外花香飄進屋內,枕上聆聽鳥兒啼鳴。可憐自己沒有享受這般生活的福分,明日又要四處漂泊了。
垂老:臨近老年。
佚:安逸。
放心:放任心性。
分:福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年老之時,生活漂泊,在短暫的閑適后,因即將再次漂泊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渴望和漂泊不定的無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日常場景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詩人個體的情感體驗。
朝發慈姥山,暮宿吳公橋。日入氣猶溽,清懷厭煩囂。隔江風雨至,綠樹涼蕭蕭。鄰舟頗相好,有酒忽見招。明發波浪闊,相望一何遙。
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
鹿石曉寒云漠漠,虎溪春淺水潺潺。
書滿瑯函秘不開,云窗霧閣鎖青苔。門前白鹿將麑過,定是避秦人引來。
龜溪溪上開玄館,玉靈仙人別洞天。金碧樓臺深翠里,畫圖城郭淡煙邊。桃花春晝霞千樹,暖日東風錦一川。人在歸根亭上燕,香飄外國羃林泉。
大七黠可憐,歲暮甫斷乳。孟冬我行時,識字已百許。渠姊強解事,笑語頗楚楚。見舅肆頑癡,婭姹聒大母。小七雖未周,神氣溢阿堵。汝身尚抱疾,課讀底須苦。十三畢經書,那不見渠父。今年過三十,偃蹇困塵土。微官羈輦下,劇似搬姜鼠。更無旁人嘲,餐飯講訓詁。昨朝值無事,出城日當午。道旁見籠雀,傾囊喚買取。開籠瞥四散,幸未傷翅羽。追飛似公嫗,啾唧上鄰宇。放生事大好,愿力庇兒女。更求得暫歸,歸時汝應愈。
候雁來歸北,寒魚陟負冰。相烏風色改,旸谷日華升。
杰搆臨丹地,飛梁瞰碧峰。臺高蒼野盡,殿古白云重。峭峽虹斜度,危崖雪半封。佛疑維衛至,僧似落伽逢。舞鶴參朝座,饑烏集暮鐘。緣深頻伏象,定久忽聞蛬。暗牖閒生竹,虛檐密種松。持經迷菡萏,說偈墜芙蓉。異荈分泉瀹,香粳激浪舂。蒲團藏闃寂,木榻寄蒙茸。八識空塵累,三禪別梵宗。九州遙掛衲,十岳遍扶筇。瓔珞天人饋,玻瓈釋帝供。文殊行處腳,迦葉笑時容。東域摩騰化,西江道一蹤。將辭氻潭去,闡法號黃龍。
客里多遷次,今茲始定居。亦知同逆旅,聊復認吾廬。鄰訪新移客,兒齊未展書。終宵眠不穩,明月照窗虛。
當年睡里聞香,阿誰喚做花間瑞。巾飄沈水,籠熏古錦,擁青綾被。初日酣晴,柔風逗暖,十分情致。掩窗綃,待得香融酒醒,盡消受、這春思。從把萬紅排比。想較伊、更爭些子。詩仙老手,春風妙筆,要題教似。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可曾知此。趁紫唇微綻,芳心半透,與騷人醉。
天外斜陽猶在樹,林間宿鳥已歸巢。黃昏莫把柴門掩,恐有詩人帶月敲。
齋居在城西,庭戶頗幽敞。涼風起高樹,落葉時時響。境靜人少來,理悟心自賞。方忻結同盟,慎勿成獨往。
偃月爐中玉蕊生,朱砂鼎內水銀平。只因火力調和后,種得黃芽漸長成。
千峰如劍列虛空,曾隔車書不混同。安得乾坤作爐冶,鑄為農器散寰中。
淡染云霞五色衣,杏壇朝罷對花披。洞中養只千年鶴,長被仙人來借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