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登五華巖
來此逢端午,山間薇蕨肥。
盈虧看井脈,消息驗玄機。
饑辦胡麻飯,寒供薜荔衣。
俗緣今覺盡,才到已忘歸。
來此逢端午,山間薇蕨肥。
盈虧看井脈,消息驗玄機。
饑辦胡麻飯,寒供薜荔衣。
俗緣今覺盡,才到已忘歸。
來到這里正逢端午佳節,山間的薇蕨長得十分肥嫩。觀察井中的水脈漲落,從其中探尋事物變化的奧秘。饑餓時準備胡麻飯來充饑,寒冷時以薜荔為衣來御寒。如今感覺世俗的緣分都已斷絕,剛到這里就已樂而忘歸。
五日:指端午節。
薇蕨:野生植物,可食用。
井脈:井中的水脈,古人認為其漲落有規律。
消息:指事物的消長、盛衰。
胡麻飯:用胡麻煮的飯,傳說中神仙的食物。
薜荔衣:用薜荔的葉子制成的衣服,常為隱者所穿。
俗緣:世俗的緣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端午節來到山間,可能是厭倦了世俗生活,想要尋找一方寧靜之地。在山間的所見所感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使其寫下此詩以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俗的摒棄和對隱居生活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自然景象和生活細節來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超脫塵世的精神追求。
竹里行廚洗玉盤,花邊立馬簇金鞍。
非關使者征求急,自識將軍禮數寬。
百年地辟柴門逈,五月江深草閣寒。
看弄漁舟移白日,老農何有罄交歡。
酒渴愛江清,余甘漱晚汀。
輭沙欹坐穩,冷石醉眠醒。
野膳隨行帳,華音發從伶。
數杯君不見,醉已遣沈冥。
志士惜妄動,知深難固辭。
如何久磨礪,但取不磷緇。
夙夜聽憂主,飛騰急濟時。
荊州過薛孟,為報欲論詩。
泛愛容霜發,留歡卜夜閑。
自吟詩送老,相勸酒開顏。
戎馬今何地,鄉園獨舊山。
江湖墮清月,酩酊任扶還。
叔父朱門貴,郎君玉樹高。
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風騷。
江漢終吾老,云林得爾曹。
哀弦繞白雪,未與俗人操。
白鹽危嶠北,赤甲古城東。
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煙霜凄野日,秔稻熟天風。
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
日臨公館靜,畫滿地圖雄。
劒閣星橋北,松州雪嶺東。
華夷山不斷,吳蜀水相通。
興與煙霞會,清樽幸不空。
錦江春色逐人來,巫峽清秋萬壑哀。
正憶往時嚴仆射,共迎中使望鄉臺。
主恩前后三持節,軍令分明數舉桮。
西蜀地形天下險,安危須仗出群材。
極樂三軍士,誰知百戰場。
無私齊綺饌,久坐密金章。
醉客霑鸚鵡,佳人指鳳皇。
幾時來翠節,特地引紅妝。
雪飛玉立盡清秋,不惜奇毛恣遠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網羅求。
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鞲。
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穴莫深憂。
野屋流寒水,山籬帶薄云。
靜應連虎穴,喧已去人群。
筆架霑窗雨,書簽映隙曛。
蕭蕭千里足,個個五花文。
東屯復瀼西,一種住青溪。
來往皆茅屋,淹留為稻畦。
市喧宜近利,林僻此無蹊。
若訪衰翁語,須令賸客迷。
驟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繩。
天河元自白,江浦向來澄。
映物連珠斷,緣空一鏡升。
余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
今日西京掾,多除內省郎。
通家惟沈氏,謁帝似馮唐。
詩律群公問,儒門舊史長。
清秋便寓直,列宿頓輝光。
未暇申宴慰,含情空激揚。
司存何所比,膳部默凄傷。
貧賤人事略,經過霖潦妨。
禮同諸父長,恩豈布衣忘。
天路牽騏驥,云臺引棟梁。
徒懷貢公喜,颯颯鬢毛蒼。
異俗吁可怪,斯人難竝居。
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
舊識能為態,新知已暗疎。
治生且耕鑿,只有不關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