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松峴
鐘山山上亦僮僮,吏課何妨使種松。
還似農桑分殿最,亦如榆柳計功庸。
初時出土平如薺,后日橫空矯似龍。
每見路傍多合抱,不知手植是誰儂。
鐘山山上亦僮僮,吏課何妨使種松。
還似農桑分殿最,亦如榆柳計功庸。
初時出土平如薺,后日橫空矯似龍。
每見路傍多合抱,不知手植是誰儂。
鐘山山上樹木郁郁蔥蔥,官府讓官吏督促種松也無妨。就像考核農桑分優劣,也似計算榆柳功勞大小。松樹初出土時像薺菜般矮小,日后卻能橫空伸展如矯龍。常見路旁有合抱粗的松樹,卻不知是誰親手栽種。
僮僮:形容樹木茂盛的樣子。
吏課:官府對官吏的考核。
殿最:古代考核政績或軍功,上等稱最,下等稱殿。
功庸:功勞。
儂: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當時官府有督促種樹的舉措,詩人看到松樹成長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借種松之事,展現樹木成長過程與時間變遷。特點是語言質樸,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反映當時社會種樹情況與詩人思考。
淑候媚川石,初景澹林霏。扶藤循石坂,楊柳共依依。朱弦臥行襆,隨往抱希微。無論遇高賞,器在道無違。
誰使藏舟一夕移,紅樓翠幕未全非。曾聞帝子乘鸞去,疑有仙人化鶴歸。煙徑月明瑤草歇,石壇露冷碧桃稀。赤欄橋畔多時立,閒看楊花作雪飛。
憶曾共醉高陽池,銀毫翻墨摛烏絲。江鴻海燕忽相背,幾度夜雪山陰時。東華塵土黑貂敝,南樓月好思元規。十年始赴雞黍約,春雨剪韭供新炊。青燈對坐落寒燼,夜談亹亹真忘疲。天根妙意秘莫寫,心薄萬古含清輝。通家交好固不遠,從容硯席還追隨。劃來健句脫秋隼,清似菡萏開秋陂。翩翩瘦字老蛟舞,入妙信劃沙中錐。手弦綠綺不可和,楚天目盡孤云歸。
入山采瓊瑤,云深白石堅。瓊瑤不可采,中心抱悁悁。悁悁思美人,青青見芳草。芳草在空山,美人隔長道。
亂后閶門暫得歸,莫春三月馬騑騑。桃花也復如人面,柳絮依然點客衣。畫舸神仙流水遠,綵云樓閣劫灰飛。姑蘇兩度看游鹿,莫倚東風問是非。
籬菊翹芳蘤,井梧墮輕碧。榮悴諒有時,世情何役役。寒蛩亦何求,嘒嘒號永夕。端居澹無營,玩物聊自適。春華雖可娛,適口美秋實。得馬未足欣,亡羊亦非戚。生年知幾何,撫卷悼往跡。乃知蒲圃槚,不若道傍櫟。
鋤草廢屋基,更刬故瓦屑。拾得古銅鉤,蒼翠不磨滅。
杜陵兀兀一布衣,置身期在唐虞墀。胸中謨猷稷與契,何止乃為喪亂詩。嫡嫡真傳到山陰,猶是致主堯舜心。最下始數漢唐業,豈卜黃屋東南臨。拔劍斫地作悲歌,海水為立天為劘。酒酣幘墮忽狂叫,肝膽五岳同嵯峨。唐土地,宋山河。王師未到精魂到,誰驅烈烈揮長戈。朝廷大度置河朔,誰指江淮作邊幅。萬世歷歷稱公詩,二公九泉不瞑目。小子愛讀二公文,豈意同逢八表昏。憫亂傷離亦有作,萬里長途三百篇。哀哉此禍何所極,戰場開遍南北端。碧血淋漓恣摹寫,義憤激切沖危冠。堂堂江水繞城郭,數間祠宇傍修竹。二公去后誰嗣音,一千年來躡芳躅。但望華夏旋中興,焉淪微軀委溝壑。公有知音嚴與范,吾今淚落瞻誰屋。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供水際門。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臺燈如眼照霜眉,只影猶存未便悲。人事艱深渾似海,我憑孤盞作船催。
并州歸路出汾西,滿馬黃塵首屢低。漳水凈涵霜練潔,太行高插劍鋒齊。新詩起草推敲澀,老眼生花眺望迷。不獨山城連榻臥,為君今夜更留題。
紅旗連屬曉熒煌,萬馬嘶風去路長。知是黠羌來款塞,親臨丹闕納降王。
百草一朝盡,八荒萬籟侵。天風摧地獄,秋雨洗春心。汩汩花間酒,哀哀壁上琴。老龍蟄深澗,中夜起微吟。
詞臣榮著錦袍歸,便覺文星闕下稀。驥足方將開道路,鵲聲先已報庭闈。關河杳杳多秋色,桑梓依依映夕暉。曉殿論思專有待,早來同候掖垣扉。
才見花開壓綺叢,花飛又是暮春中。紛紛糝徑鋪氈密,點點沾衣墜雨紅。野雀穿枝爭啄子,狂蜂繞砌卻騰空。榮枯自是關時令,錯遣詩人怨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