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澹巖 其二
真仙窟宅在人境,應有鸞駕乘云歸。
物華創見訝三島,墜脈遠來從九疑。
有石可礪食蘗齒,有泉可濯凝塵衣。
清游未足雞報午,一尊會合人生稀。
真仙窟宅在人境,應有鸞駕乘云歸。
物華創見訝三島,墜脈遠來從九疑。
有石可礪食蘗齒,有泉可濯凝塵衣。
清游未足雞報午,一尊會合人生稀。
真正仙人的居所在人間,想必會有鸞鳥拉著仙車乘云歸來。初次見到這里的美景,驚訝如同見到海上三島,山脈的脈絡從九嶷山延伸而來。這里有石頭可以磨礪吃了苦藥般的牙齒,有泉水可以洗滌沾滿灰塵的衣服。愜意的游覽還沒盡興,雞卻報午時已到,大家相聚飲酒,這樣的人生聚會實在稀少。
窟宅:居住的地方。
鸞駕:仙人乘坐的以鸞鳥為駕的車。
物華:自然景物。
三島:傳說中的海上三仙島。
墜脈:山脈的脈絡。
九疑:即九嶷山。
礪:磨礪。
蘗:同“蘗”,即黃蘗,味苦。
濯:洗滌。
一尊:一杯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是在游覽澹巖時有感而發。可能當時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得以悠然游覽自然美景,在游覽中產生了對仙境的聯想和對人生聚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澹巖的美景,突出其景色的獨特與清幽。特點是想象豐富,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對生活的細膩體悟。
惹得詩人有所思,為憐墻下兩三枝。孤忠暗與赤心合,直干應看白首宜。戲蝶游蜂閑作伴,朝云暮雨漫相滋。寄語少年休浪采,要留真品接東籬。
江南在處煙波好,浪跡先生不上船。近就闔閭城下宿,可憐霜月夜娟娟。
西山匿白日,風悽雪以繁。念茲歲云暮,憂來感無端。朝華既已萎,百草亦凋殘。顧我同游子,勁節凌歲寒。俛首事千古,擔石聊自安。大雅久沉沒,感君振其瀾。興至鼓琴瑟,揚徽試一彈。一彈清商曲,下里難為歡。愿托鐘期侶,知音起長嘆。
洼水含清照面光,不妨陽亢與風狂。游人若待仙人杖,先覓長生不死方。
巨卵曾因霹靂開,海邦從此得名雷。只知寇老曾遷此,作記何緣丁令來。
華蓋高張翡翠圓,渚宮深鎖對嬋娟。雙瞻太華峰頭月,并是耶溪水上仙。羅襪凝塵鴛頸合,湘裙濺淚鳳釵聯。只愁風雨遺清恨,玉井溫泉共惘然。
燕臺秋色乍闌珊,少借壚頭十日閒。說劍風聲流易水,彎弓云色墜天山。平沙夜伴孤鴻宿,大漠朝馳駟馬還。愁絕南樓離恨杳,西風吹夢出陽關。
江城一夜枕寒潮,江上魚龍不可招。犀欲燃來擎在掌,劍終化去躍于腰。升階似夢秦宮筑,避地莫吹吳市簫。曉上鐘山高處立,紛紛霰雪下林梢。
老愚離群影久孤,客來笑示《百雁圖》。揩眵試數失兩個,莫喻畫意翻令呼。得非長門報秋使,或是大窖傳書奴。不然一舉千里高鴻俱,其馀淟汨碌瑣徒,且唼且息翔且呼。營營鄭圃田之稷,睢睢齊海隅之菰。遑知爾更銜爾蘆,瓠肥卒至充人廚。小而曰鶀亦就笯,邇聞澤梁弛禁官罷虞。麋鹿魚鱉同少蘇,羽儀好在春云衢。
碧鶴在絳霄,赤睛窺天文。長頸有修翮,而能負長云。一聞九皋聲,翩然下其群。士乘風云會,飄飖恣升聞。置身稷與卨,北面瞻華勛。清高地位隔,風俗燕秦分。勇紓浮名鞅,不用利斧斤。函關馬西頭,紫氣屯氤氳。庭柯葉不改,庭草蕪不耘。心行驅車急,如此事孔殷。須臾都門道,前是范陽軍。
重云迷日月,異縣失西東。苦畏連天水,何須竟夕風。微明分白鳥,搖落望青楓。久客嗟留滯,吾生事事同。四月風猶北,湖邊氣似秋。天時如反置,吾道信淹留。望遠還吹帽,憎寒更擁裘。無由開白日,晦暝使人愁。
據地酣歌金馬門,如花少女笑無言。不是偷桃太無那,人間那謫歲星魂。
連宵雨歇墨云開,萬頃清光照鏡臺。種竹道人何處去,白云無語護蒼苔。
朗月逾窗躍上床,病軀支起玩清光。薰風慰我殷勤送,著意催眠枕簟涼。
漢苑新成少府錢,萬年寶歷赤文鐫。青鳧出冶銅官奏,黃紙題名玉署傳。趙壹囊空留暫滿,東方俸薄賜常偏。五侯甲第虛成埒,未擬儒臣受寵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