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浯溪碑一首
魯惡吳同姓,唐嫌肅撫軍。
仲尼諱不語,元結謗于文。
子固當承父,臣其可訕君。
空令忠義士,嘆息異吾聞。
魯惡吳同姓,唐嫌肅撫軍。
仲尼諱不語,元結謗于文。
子固當承父,臣其可訕君。
空令忠義士,嘆息異吾聞。
魯國厭惡同姓的吳國,唐朝嫌棄肅宗領軍。孔子避諱而不談論,元結卻在文章里指責。兒子本應承繼父業,臣子怎么可以譏諷君主。只讓忠義之士,嘆息這和我聽聞的不同。
魯惡吳同姓:魯國和吳國都是姬姓諸侯國,魯國以同姓不婚等禮儀觀念對吳國有些看法。
唐嫌肅撫軍:肅指唐肅宗,安史之亂時肅宗在靈武擅自即位,有不尊玄宗之嫌。
仲尼諱不語:仲尼即孔子,對于一些事會避諱不談論。
元結謗于文:元結寫《大唐中興頌》,有人認為其文有指責之意。
訕:譏諷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社會重視封建倫理綱常有關。詩人看到元結《大唐中興頌》引發的爭議,結合歷史上類似事件,有感而發,強調臣子應有的忠義之道。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封建倫理中臣子對君主應有的忠義,批判臣子譏諷君主的行為。其特點是借古喻今,以歷史事件表明觀點。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傳統道德觀念的維護。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直方難為進,守此微賤班。
開卷不及顧,沈埋案牘間。
兵兇久相踐,徭賦豈得閑。
促戚下可哀,寬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門望故山。
君心儻如此,攜手相與還。
青山日將暝,寂寞謝公宅。
竹里無人聲,池中虛月白。
荒庭衰草徧,廢井蒼苔積。
惟有清風閑,時時起泉石。
東風扇淑氣,水木榮春暉。
白日照綠草,落花散且飛。
孤云還空山,眾鳥各已歸。
彼物皆有托,吾生獨無依。
對此石上月,長醉歌芳菲。
鐘山抱金陵,霸氣昔騰發。天開帝王居,海色照宮闕。
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馳突。江水九道來,云端遙明沒。
時遷大運去,龍虎勢休歇。我來屬天清,登覽窮楚越。
吾宗挺禪伯,特秀鸞鳳骨。眾星羅青天,明者獨有月。
冥居順生理,草木不剪伐。煙窗引薔薇,石壁老野蕨。
吳風謝安屐,白足傲履韈。幾宿一下山,蕭然忘干謁。
談經演金偈,降鶴舞海雪。時聞天香來,了與世事絕。
佳游不可得,春風惜遠別。賦詩留巖屏,千載庶不滅。
送客謝亭北,逢君縱酒還。
屈盤戲白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長安,西日落秦關。
帝鄉三千里,杳在碧云間。
白楊雙行行,白馬悲路傍。晨興見曉月,更似發云陽。
溧水通吳關,逝川去未央。故人萬化盡,閉骨茅山岡。
天上墜玉棺,泉中掩龍章。名飛日月上,義與風云翔。
逸氣竟莫展,英圖俄夭傷。楚國一老人,來嗟龔勝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憶蘭芳。
魯酒若琥珀,汶魚紫錦鱗。
山東豪吏有俊氣,手攜此物贈遠人。
意氣相傾兩相顧,斗酒雙魚表情素。
雙鰓呀呷鰭鬣張,??刺銀盤欲飛去。
呼兒拂幾霜刃揮,紅肌花落白雪霏。
為君下筯一餐飽,醉著金鞍上馬歸。
袖中趙匕首,買自徐夫人。玉匣閉霜雪,經燕復歷秦。
其事竟不捷,淪落歸沙塵。持此愿投贈,與君同急難。
荊卿一去后,壯士多摧殘。長號易水上,為我揚波瀾。
鑿井當及泉,張帆當濟川。廉夫唯重義,駿馬不勞鞭。
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秋浦猨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卻足甘為笑,閑居夢杜陵。
殘鶯知夏淺,社雨報年登。
流麥非關忘,收書獨不能。
自然憂曠職,緘此謝良朋。
曠望登古臺,臺高極人目。
疊嶂列遠空,雜花間平陸。
閑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覽碑上文,苔侵豈堪讀。
我有紫霞想,緬懷滄洲間。
思對一壺酒,澹然萬事閑。
橫琴倚高松,把酒望遠山。
長空去鳥沒,落日孤云還。
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顏。
王公希代寶,棄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殯宮已秋草。
悲來欲脫劒,掛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雖未摧,一生淚盡丹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