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寒食題凈土寺一首
方見繁紅繡小園,已隨流水泛前村。
人于醽醁真無分,雨共秋千似有冤。
投老故應諸事懶,問春能得幾分存。
不須便作匆匆散,更把松梅子細論。
方見繁紅繡小園,已隨流水泛前村。
人于醽醁真無分,雨共秋千似有冤。
投老故應諸事懶,問春能得幾分存。
不須便作匆匆散,更把松梅子細論。
剛剛看到繁花似錦裝點小園,轉眼間它們已隨流水漂到了前村。我與美酒真是沒有緣分,細雨和秋千仿佛結下了冤仇。人到老年本來就諸事慵懶,試問春光還能留存幾分。不必匆忙離散,不妨再細細品味松梅之趣。
丙午:具體年份需結合詩人情況確定。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
繁紅:盛開的紅花。
醽醁(líng lù):美酒名。
投老:到老、臨老。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難以明確創作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寒食節于凈土寺,看到春光易逝,結合自身年老的狀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春光流逝和人生遲暮展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組合,展現出詩人復雜的情感。其特點在于情景交融,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整冠宵燈微,雞聲聲鄰樹。出門霜盈瓦,理棹月在路。蒼茫露巍城,泱漭翻群羽。日出縱顧覽,青松誰家墓。寒空蕩明豁,澄江早回溯。冉冉稅田廬,蕭條草間步。
鳳于飛,差差粹羽今逢時。桐花正美矞雪亂,家庭玉樹須來儀。
楊妃蘇,得救渡扶桑。簫鼓樓船旌蔽日,和歌山上駐行裝。遺事賦新章。
池陽郁郁大江隅,近擁金陵勢夐殊。靈秀總輸獅子嶺,元精應為異賢儲。
代耕有祿及嬰孩,飲啄當知所自來。若也食焉無怠事,庶于報國有涓埃。
病居母痛在兒,兒生無母生曷為。千方百禱總無驗,精誠一點天或知。夢非夢,覺非覺,若有神人默相告。由來母子本一人,母如可贖寧百身。槃水加刀刀自躍,一片紅綃如玉落。遺羹未似潁封人,宿瘕潛癥如水沃。人言孝行真難作,以禮律之無乃過。君不見世間吳起輩紛紛,母病在床如不聞,
梅花飛蕊灑城隅,五馬新行即舊符。潁水重臨黃相國,漢廷真假寇雍奴。一陽建子今初復,維岳生申古不殊。人士早磨詩石待,郡齋清詠似韋蘇。
溶溶野水戲鳧鹥,壟麥初長午景遲。盡日綠楊閒照水,臨風自愛好腰支。
我愛關西楊伯起,唾視黃金如敝屣。冥冥之中能不欺,千載真心照寒水。薦剡名流定出群,懷金莫夜通殷勤。莫道故人知己少,故人應亦未知君。
夕陽此去即天涯,歸我馀生付野槎。遁世學禪都不是,濤驚石怒見孤車。
供奉廿年久,傳經更草麻。生平公望郁,垂老主恩加。國有憐三鑒,人誰續五車。燕山今夜月,荒草咽清笳。
女郎花開春事闌,王孫草長思婦嘆。蜂釀蜜脾猶未熟,雨催梅頰已微丹。
香山昔有黃才伯,文章聲名重五岳。宮詹夙侍至尊前,也冠諸生領解額。懿鑠先秦兩漢詞,大歷開元供揮霍。爾時黎梁諸君子,鉛槧執鞭欣所托。道在山川氣正王,岐海精靈應有作。卓哉此日李伯襄,五彩乍飛并眩愕。握腕十年風雨中,雌雄與君斗卓犖。余也蚤飛飛未前,君今一飛絕寥廓。淩峰濛霧穿青云,炫藻流暉儀鳳閣。彩筆寧終第二人,奏賦定知冠上國。經生壯志羨雕蟲,亙古雄文憐寂寞。誰知吾黨舊登壇,肯與中原論一擲。雖然三載制科耳,底事千秋未蕭索。今日后生不可量,才伯似君君勝伯。臨河撾鼓送君行,萬丈虹光赴帝闕。
始青亦是神仙窟,暫許赤松到世間。此日人傳班定遠,他年籍在云來山。師貞以律龍章舉,道隱于華彩幄閒。珠樹可生玄圃上,會孫遐趾迥能攀。
綠萼紅葩晚態新,風流如陣戰愁人。胡雛負恩信,圣主恥干戈。東君若要分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