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亭
亭高爽塏聳牙檐,萬種森羅共一川。
坐使江山歸舊觀,欣看童稚望郵船。
柳煙烘日塵迷渚,麥浪降風翠拍天。
民物熙熙樂康阜,可無詩酒與君傳。
亭高爽塏聳牙檐,萬種森羅共一川。
坐使江山歸舊觀,欣看童稚望郵船。
柳煙烘日塵迷渚,麥浪降風翠拍天。
民物熙熙樂康阜,可無詩酒與君傳。
光華亭地勢高而干燥,飛檐高聳,萬千景象都匯聚在這一片山川之中。在這里能讓江山恢復往日的壯觀景象,欣喜地看著孩童們眺望郵船。柳色如煙,陽光映照,塵埃迷漫在小洲上;麥浪隨著風起伏,翠綠的麥色仿佛與天相接。百姓和萬物都和樂歡喜,生活富足安康,怎能沒有詩酒來與您分享傳達這份美好呢。
爽塏(kǎi):高爽干燥。
聳牙檐:形容亭的飛檐高聳。
森羅:紛然羅列。
舊觀:往日的壯觀景象。
郵船:運送郵件的船。
烘日:陽光映照。
渚(zhǔ):水中小塊陸地。
降風:隨風。
熙熙:和樂的樣子。
康阜(fù):安樂富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光華亭時,看到當地百姓生活安樂、山川景色宜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眼前美好景象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鄉村的美好景象和百姓的安樂生活。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展現了當時鄉村的社會風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詩人對和平富足生活的向往。
昔人但抱膝,將軍擁和鑾。徒知許國易,未信藏身難。功雖愆歲晚,譽已塞世間。今人但抱膝,流俗忌長嘆。儒書所不傳,群士欲焚刪。譏訶致囚箠,一飯不得安。珠玉無先容,松柏有后艱。內窺深深息,仰視冥冥翰。勿要兩脾消,且令四體胖。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
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平生有此觀。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險扼三吳地,深涵一片天。龍歸珠寶露,鼉躍浪花圓。誰擊中流楫,思乘下瀨船。東風鼓鼙急,四顧意茫然。
團團如月不曾虧,家人親置枕中時。朝朝將正頭上幘,時時攜鑷鬢邊絲。古文宛轉何人造,失來始覺今難討。街頭不直半緡錢,古銅終較今銅好。向人不敢再三尋,客里空疑同舍心。萬里相隨一朝別,夜夜還瞻天上月。
春花先到詩翁家,融和入木生妍華。攀條不減隴頭贈,與我病眼增空花。輕綃襯雪香未透,月中妃子新來瘦。意態輕盈總不如,孤芳雅合群花右。速令解盎傾彫胡,叩門換酒呼長須。對花劇飲百不問,此身如視秦人臞。一枝相惱已如許,況及秀發連根株。春工日夜正剪刻,東鄰□好公知無。會須空腹貯好語,醉中要看云煙書。
楚鄉秋早倦炎蒸,長恨梧桐不可憑。爽氣忽隨風雨至,曉堂無寐獨神驚。
枕上鳴鳩喚曉晴,綠楊門巷賣花聲。探芳走馬人雖老,歲歲東風二月情。
管子南州杰,飄然此地逢。風塵隨燕雀,云霧隱蛟龍。堂上湘妃曲,溪頭越女容。一尊何日對,相傍采芙蓉。
一覺紅塵夢欲殘,江城六月滯風湍。人間炎暑無逃遁,歸向山中臥歲寒。
獨倚桄榔樹,閑挑蓽撥根。謀生看拙否,送老此蠻村。
仕宦由來須遇合,未遇杜門寧穴榻。尊無泛蟻浪經春,突有懸貆偶乘臘。郡印還官得小休,桑樞席門何足羞。幽居不羨裴掌武,綠野堂前橋號午。
女床固饒鳳,方流亦生玉。百年海邦莆,文雅殆成俗。之人卷鯨波,浩汗寄高躅。翻笑洴澼子,長年事皸瘃。唾手拾壯圖,未負春顛綠。
神人施鞭石能語,怪質棱棱天所斧。雨馀流潤吐玄云,三尺新波漲湘浦。馮夷驅雷怒蛟翻,皇妃御風翠鸞舞。極目東南煙霧深,九點疑山幾今古。
庾郎詞賦供憔悴。猶有哀時淚。故人千里寄梅枝。為報江南春好雁來遲。金門一臥垂垂老。作計消愁抱。明年擬采五湖莼。相送扁舟載雨到西興。
風攪晴空日色和,柳花故故惱詩魔。繡床漸覺香毬滿,漁艇初疑雪片多。隨意飛來無定著,捲春歸去欲如何。顛狂到底風流在,又化浮萍漾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