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題詠十一首 宿靈佑觀謝沈君 其二
水遠通天上,山浮似海中。
四圍銀色界,一簇畫屏風。
秋熟漁樵市,云連佛老宮。
我來迷所指,多謝主人翁。
水遠通天上,山浮似海中。
四圍銀色界,一簇畫屏風。
秋熟漁樵市,云連佛老宮。
我來迷所指,多謝主人翁。
湖水浩渺仿佛與天相通,山巒好似漂浮在大海之中。四周是一片銀色的世界,如同一幅簇立的畫屏風。秋天里漁人和樵夫的集市熱鬧,云朵連著佛道的宮觀。我來到這里迷失了方向,多謝道觀主人的指引。
銀色界:指被月光等照亮的銀色世界。
佛老宮:指佛道的宮觀。
主人翁:指靈佑觀的主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定,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洞庭湖時,夜宿靈佑觀。當時或許正值秋季,詩人被周圍的湖光山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洞庭湖周邊靈佑觀一帶的秋景,突出了景色的壯美與寧靜。其特點是寫景生動形象,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受和獨特的審美。
平生不識石田子,往往相逢畫圖里。世傳百本無一真,抹青涂紫俱門人。秋高對此雙眼豁,倏然置我溪與壑。君不聞畫家貴意不貴工,只在冥冥漠漠中。
朗吟飛過。
狻猊群戲畫難工,木梢翚飛面勢雄。壯氣定知如杜固,鑿池肯復效燕公。好穿松竹躋云磴,別敞檐楹看碧空。更愿他年開北第,卻留蹤跡付隆中。
幾何歲月頭今白,況復亂離生事難。千里雁聲云外斷,一春花事雨中殘。長年寄食貂裘敝,獨夜悲歌燈火寒。親舊江湖多阻別,艱難誰與共心肝。
客里孤舟此暫停,夕陽紅處亂峰青。閒云尚繞從龍地,蔓草空馀放鶴亭。佛散寶花成舊剎,人摩蒼蘚刻新銘。等閒吊古情無限,不為傷離酒易醒。
高山嶄巖,冰溪冱結。北風凜如,同云雨雪。太荒陰煙,飛鳥欲絕。仆夫恍然,征車未輟。前途何依,想望天闕。愴彼東溟,我心已折。
霜楓雨過錦光明,澗壑云寒暝色生。信是兩翁忘世慮,相逢山水自多情。
凍水洗我若之何。太上糜散我若之何。
海氣空明里,潮回放早衙。捲簾看島市,呼吏掃庭花。草判閒丹管,題詩滿絳紗。座間聽晚浪,官署也仙家。
木奴花發四鄰香,靜里偏知日晷長。坐久出門看野色,亂山平處是錢唐。
早年忘俗累。云水寄天隅。群峰藏弊舍、養癡愚。寂寥孤淡,默默守如如。深謝崇真友,步屧攜筇,不辭遠訪山居。奈門風、冷落清虛。相待禮全疏。微言頻勸諭、省區區。前程路險,認取妙元初。物物頭頭上,一段靈光,本來無欠無馀。
疊石為梁歲月遙,溪神毒發恣飄搖。萬事有緣人贊嘆,白沙師造趙州橋。
小鳳衾寒斗帳開,綵云飛去最堪哀。東君定有相思意,不似高唐入夢來。
乘流坎止。住個齋兒無慍喜。竹引清風。透入虛窗竅竅通。仰天酌酒。萬八千年磐古壽。身在無何。只這齋兒已自多。
三年身逐漢諸侯,賓榻容居最上頭。飽聽笙歌陪痛飲,熟尋云水縱閑游。朱門鎖閉煙嵐暮,鈴閣清冷水木秋。月滿前山圓不動,更邀詩客上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