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十二月與成父分袂于上饒春見于溧陽又見于臨安成父竟先言歸作是詩以送之
客里凡重見,天涯竟獨歸。
急難徒眷眷,離別倍依依。
夏木青圍幄,春流綠染衣。
與俱端不惡,吾事故成遲。
客里凡重見,天涯竟獨歸。
急難徒眷眷,離別倍依依。
夏木青圍幄,春流綠染衣。
與俱端不惡,吾事故成遲。
客居他鄉我們多次相見,如今你卻要獨自回歸天涯。兄弟間雖有急難之情,可分別時更覺難舍難離。夏天樹木蔥蘢如綠色帳幕,春天的流水仿佛染綠了衣衫。和你在一起本也不錯,只是我的事情因此耽擱。
分袂:分手,離別。
急難:指兄弟間的患難之情。《詩經·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侮)。每有良朋,烝也無戎。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眷眷:依戀不舍的樣子。
依依:留戀,不忍分離。
從詩題可知,去年冬天十二月詩人與成父在上饒分別,春天時兩人先后在溧陽、臨安相見,如今成父要先回去,詩人便作此詩相送。推測當時詩人可能客居在外,事務未決,而友人要回歸,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自然景象與離別之情的結合,增強了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重視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休嘆流光去,看看春欲回。
椒盤卷紅燭,柏酒溢金杯。
殘臘余更盡,新年曉角催。
爭先何物早,唯有后園梅。
浦口生春綠未酣,南山初見碧嶃巖。
風聲入樹翻歸鳥,月影浮江倒客帆。
破甑不堪充酒券,短蓑真欲換朝衫。
往來泥雨城南路,可見輕鷗定不凡。
天乞幽人一夜涼,故教微雨送斜陽。
暝陰籠樹山更好,爽氣侵人土自香。
多病不眠唯藥裹,居閑長坐只繩床。
五年謬作江湖客,幾對鱸魚憶故鄉。
歌呼屢回曹相國,牋書或似魏司空。
半生懷抱向余子,千載風流獨此公。
未用反身藏白黑,更須著眼辨青紅。
無人與助求田費,雅稱謝家林下風。
閑把煙光次第陳,岷峨風物見精神。
翻成錦繡千般様,供與江山幾處春。
深屋長河元老大,蛾眉曼睩卻逡巡。
從公乞取無邊手,免作詩中半個人。
念昔從諸賢,關汪老耆舊。
是事今則無,斯人亦難又。
爾來見公子,卻立兩公后。
不倦以終之,可以為子壽。
擬上籃輿趁曉晴,不妨小立聽江聲。
青山合處江疑斷,野渡喧時潮欲平。
雨腳又從天際起,霜毛偏傍鏡邊明。
綠林未靜煩宵旰,敢為龍鐘嘆遠行。
添得垂楊色更濃,飛煙卷霧弄輕風。
展勻芳草茸茸綠,濕透妖桃薄薄紅。
潤物有情如著意,催花無語自施工。
一犂膏脈分春壟,只慰農桑望眼中。
性靈陶冶賴遺篇,秋水愁看灌百川。
索米誰憐身是客,餐霞還恨骨非仙。
鳥驚急雨來還去,云敵沖風斷復連。
好句時時慰愁絕,仰慙高義薄云天。
君不見城南千樹桃,君不見澗底百尺松。
松生偃蹇臥霜雪,桃李一笑隨春風。
百年澗底終自若,桃花猶得暫時紅。
嗚呼志士每如此,衡門高臥不見用,心雖無瑕饑欲死。
上元春色壓輕寒,故事賓僚集晚筵。
合坐香浮花裊娜,卷簾風定月嬋娟。
閭閻盡道宜新歲,燈火何妨減去年。
堪笑樽前窮太守,只愁老病欲歸田。
早禾飽熟收山場,晚禾碩茂青吐芒。
五風十雨作豐歲,一飽何以酬蒼蒼。
牛遭癘疫大半死,挽犁豈夸人力強。
妻兒翁媼共耕鑿,勤勞有此一稔償。
人言谷賤三農傷,我喜不乏三軍糧。
邉騎長驅自送死,卒致一怒煩君王。
將軍輸忠士賈勇,獻俘獻捷來相望。
忍令戰士有饑色,努力收斂輸太倉。
勿言無以飽妻子,湏知餓死勝兵死。
交契先朝露,凄涼對夕暉。
箕裘三世遠,簿領一官微。
翠柏開新隧,青編冷舊幃。
元方未慚長,萬里看橫飛。
君不見渭川之陰臥龍橫千秋,貌取者誰文湖州。
十年筆意閉黃壤,只今妙手唯楊侯。
楊侯畫竹盡真跡,功奪造化令人愁。
滿堂回頭看下筆,擾擾云煙亂晴日。
大叢縱橫高入云,斜風落葉秋紛紛。
小叢欹傾病無力,傍水長根走蒼石。
門前車馬汗成川,何得陰風動高壁。
楊侯嘻笑辭未工,此意不與丹青同。
粉黛初數無一錢費,酒炙能使千家空。
襪材遠寄動盈屋,我子畫無由窮。
剡溪寒藤不難致,須君放手為雙叢。
須君放手為雙叢,與我俱隱南山中。
從教日日敞窗扉,嫌怕風光入眼遲。
剩買芒鞋供看竹,趁乘春雨去裁榿。
苦無賓客僧來后,薄有生涯鶴下時。
聞道鄰翁酒初熟,新??一酌莫相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