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日過總持以雨不得觀龍井休日再往經孺子亭又過南昌縣側訪梅僊舊宅黃冠居之觀名屢易今為報恩光孝
滿城車馬走塵埃,湖上幽蹊長積苔。
喟嘆高風尚千載,殷勤兩日為重來。
吾生詎老五斗米,此地終期三徑開。
大廈崇成非往者,況予擁腫自樗材。
滿城車馬走塵埃,湖上幽蹊長積苔。
喟嘆高風尚千載,殷勤兩日為重來。
吾生詎老五斗米,此地終期三徑開。
大廈崇成非往者,況予擁腫自樗材。
滿城的車馬在塵埃中奔走,西湖邊幽靜的小路長久地積著青苔。感慨那高尚的風尚已流傳千年,我特意在兩天內再次前來。我這一生怎會終老于微薄的俸祿,終有一天要在此地隱居。宏偉的建筑建成卻物是人非,何況我本就像無用的樗樹一樣平庸。
幽蹊:幽靜的小路。
喟嘆:感慨嘆息。
詎(jù):怎,豈。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祿。
三徑開:指歸隱田園。
擁腫:同“臃腫”,這里形容無用。樗(chū)材:樗樹的木材,比喻無用之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身處城市,可能在官場或世俗事務中有所經歷,看到城市的喧囂和西湖邊的幽靜形成鮮明對比,又聯想到古代高尚的風尚,從而引發了歸隱的想法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尚風尚的推崇和歸隱的愿望,以及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借景抒情來表達情感,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的作品,但能反映出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和追求。
游興豈為高齡斂。童顏鶴發添明艷。
扶杖訪秋山。別來已十年。
解頤藏勝義。宇宙亦匏系。
云散日當空。山川一脈紅。
昏黃云月有無中,一樹露桃濃。
疏煙淡淡裊晴空。去住任春風。
朱絲漫綰雙鴉髻,人獨立、石畔闌干東。
停簫負手醉芳叢。玉靨背花紅。
螺師蚌蛤類,
大唐天子心。
嗜好即深信,
南無觀世音。
上苑花繁高覆墻,
曲堤風暖柳絲長。
爐邊應有步兵尉,
甕下難尋吏部郎。
閒來野寺尋幽事,扶醉登臨興更豪。
山腳遙分云樹碧,海門初上浪花高。
坐當落日吟偏壯,望入中原首重搔。
投老要窮奇絕處,不妨隨地混漁樵。
竹窗初日鳥鳴辰,
斜折詩筒得句新。
我亦笑君多事甚,
歲除無債又賒春。
所遇不如公,安能讀公詩。
所遇既如公,安用讀公詩。
古人非今人,今時甚古時。
一讀一哽絕,雙眼血橫披。
公詩化作血,予血化作詩。
不知詩與血,萬古濕淋漓。
舊事無人作短行,湓江空自繞湓城。黃蘆苦竹依然在,猶替琵琶作怨聲。
捍撥難傳不盡情,琵聲裁盡繼琶聲。風流掃地無人說,只有空江舊月明。
晃晃華燈,含滋炳靈。
素膏流液,元炷亭亭。
丹水陽輝,飛景蘭庭。
素夜明窗幾,十分圓月時。
清光真可把,蘭露復相滋。
呵夢蟲鳴緩,貪涼人醒遲。
起將無限思,遣作感秋詩。
迢遞山行喜見君,留連清遠意殊勤。
松扉近挹橋邊翠,花島平分水上云。
入饌白魚雙尾出,隔窗黃鳥數聲聞。
碧崖卻憶莼溪上,竹月山泉慰夕昕。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停午沖泥到壁邪,
石壇花木又僧家。
清香一炷簾櫳靜,
含笑揮毫向日華。
林塘借棲三徑偏,故人相過夕陽前。
亭小正宜客坐密,夜涼更喜山光連。
戛戛竹風多作籟,搖搖荷露不成圓。
怪殺汪汪黃叔度,苦將觴政代頹然。
城中幾許佳山水,勝日來游只鳳臺。
若個詩人忙下馬,舊時花雨憶銜杯。
啼禽碧樹森瑤室,遺履仙壇翳紫苔。
門外紛紛滿塵土,方知此景是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