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曾季永見壁間張安國所書天下第一真仙之巖知有融州便托附賈季承書作二詩呈季永且懷季承 其二
不見融州使,無從可寄書。
仙巖忽逢字,驛騎想非疎。
室近宜人桂,官勝沖尹馿。
江南熱猶劇,嶺外比何如。
不見融州使,無從可寄書。
仙巖忽逢字,驛騎想非疎。
室近宜人桂,官勝沖尹馿。
江南熱猶劇,嶺外比何如。
沒見到去融州的使者,沒辦法寄書信。忽然在仙巖看到張安國題字,猜想驛站傳遞消息應該不稀疏。居室靠近宜人的桂樹,官職比沖尹的驢子還好。江南酷熱還很厲害,嶺外相比怎么樣呢。
融州:地名。
驛騎:驛站傳遞文書的馬匹,這里指傳遞消息。
宜人桂:令人喜愛的桂樹。
沖尹馿:可能指一種普通的官職或狀態,此處不太明確,大致可理解為一種相對平凡的對比。
嶺外:指五嶺以南地區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在曾季永處看到張安國所書關于融州的題字,引發對融州的聯想,因無法給融州友人賈季承寄書而心生牽掛,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牽掛和對嶺外情況的關切。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日常情感的細膩表達。
昔在世皇日,潘侯如貞松。聳身青云表,流潤翠百重。迎寒保金石,遇雨翔虬龍。枅栱夙所具,匠氏仍相逢。一灑鼎湖淚,難進泰山封。仁者滋有后,孫枝挺玄冬。愿繼歲寒節,雨露日以濃。
汩汩瓊漿澆病骸,晶瑩幻若玉新裁。行人誤認儀狄降,敬問我從何處來。
秋水落紅衣,秋波日瀟灑。不見采蓮人,惟逢捕魚者。
月到中庭自異明,滿階蠶影雜花行。相看深處云千褶,判出尋常一段情。
白羽親成露布文,滿天愁色結寒云。三軍盡賞葡萄酒,九塞傳歌虎豹群。
四面巖崖林疊翠,一溪苔蘚水涵青。蓬門終日無來客,閑看鸧雞啄綠汀。
累歲開云日有程,向人酬酢禮全生。愁將小數迷金注,不道諸公費玉成。原廟曉晴高樹出,公庭春雨亂蛙鳴。報章未就心偏悚,山北山南伐木聲。
田家亦有地行仙,擊壤升平近百年。三代遺恩身自遇,五朝舊事口能傳。登山時復拋邛杖,對酒猶能醵社錢。十載松楸成遠恨,歌逢棠棣轉悽然。
少年談笑解秦兵,便欲連從卻未成。莫謂江東可長保,暮年無意引朱英。
昆岡分半股,插地四無鄰。為有懷中璧,虹光夜夜春。
若木枝頭耀燭龍,寅賓先與最高峰。光明遍照三千界,樓閣宏開第一重。舉目心徵香水海,至誠膜禮紫金容。五時說法如親聽,向上圓機不露鋒。
太師本是椒房親,竊弄何憂天子嗔。喜把貳卿酬佞客,怒張一網打宗臣。臺喉給舌不敢劾,桃李無言盡門客。珠翠夫人雜內嬪,煙花甲第齊宮掖。轉服豪華一夢驚,葡萄零落犬無聲。也知竿首甘心死,得與朝廷謝北兵。
簿書投老豈身謀,朱墨紛紛晚即休。平世功名歸稷禹,一瓢吾欲慕巢由。
鼓聲獵獵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亂云。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
陽和煦九畹,晴芬溢青蘭。潛姿發玄麝,幽蘤凝紫檀。綠蘿托芳鄰,白谷挹高寒。玄圣未成調,湘累久長嘆。菉葹雖外蔽,貞潔終能完。豈知生平心,卒獲君子觀。雜以青瑤芝,承以白玉槃。靈風曉方薦,清露夜初漙。此時不見知,駢羅混荒菅。春風桃杏華,爛若霞綺攢。徒媚夸毗子,千金買歌歡。棄之不彼即,要使中心安。愿結美人佩,把玩日忘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