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駒父
誰歟覓我更貽詩,欲報翻慚思苦遲。
自古結交真有道,可能隨俗似凡兒。
功名有命寧須此,貧賤從吾欲怨誰。
我亦與君俱白發,世間冷煖要當知。
誰歟覓我更貽詩,欲報翻慚思苦遲。
自古結交真有道,可能隨俗似凡兒。
功名有命寧須此,貧賤從吾欲怨誰。
我亦與君俱白發,世間冷煖要當知。
是誰尋覓我還贈我詩篇,我想回贈卻慚愧思索得太遲緩。自古以來結交朋友真有正道,怎能隨波逐流像平庸之輩。功名自有定數何必強求,身處貧賤聽從命運安排又能怨誰。我和你都已白發蒼蒼,世間冷暖應當知曉。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貽詩:贈詩。
翻:反而。
有道:有正道、有原則。
寧須此:何必這樣(追求功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與王駒父有詩歌往來,詩人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對友情、功名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這種心境下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態度,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議論深刻。展現了詩人不隨波逐流、淡泊功名的高尚品格,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夜月閩杯淺,春風楚制輕。故鄉空費夢,來此聽溪聲。
窗塵歲時阻,閨蕪日夜深。流黃夕不織,寧聞梭杼音。涼靄漂虛座,清香蕩空琴。蜻引知寂寥,蛾飛測幽陰。乃抱生死悼,豈伊離別心。
天臺萬八千丈山,桃花久不留人間。上當牛斗開天關,仙人幾度招我窮幽攀。瓊臺玉闕迥寂寞,石橋且滑空潺湲。曾識高人姓朱者,讀書縛屋蓮峰下。一從畫得龍馬神龜文,走獻天子登天閽。天子莫可官,歸來老田野。最喜兩兒郎,綠發更蕭灑。大者賦遠游,不肯卑微休。仲也誰與儔,愛我畫滄洲。聊將水墨趣,寫此空巖秋。雁蕩云連赤城暮,瀟湘雨里蒼梧愁。我愛仲也琴,傾耳大賞音。南風散五弦,為我開煩襟。棲烏夜啼秋月墮,黃鸝曉囀春花深。君不見畫中絕是琴中趣,萬壑秋風滿松樹。應有梅花可結巢,隨意青山看云去。
汨沒風塵久,鸞書始見褒。豈因循績異,庶錄義方勞。就日堯階遠,瞻天漢闕高。涓埃時欲報,心逐五陵豪。
偶尋荒寺擁孤衾,難得良朋話夜深。鑿牖引山歸冷榻,開簾延月出疏林。寒花漸改高秋色,流水長懷太古音。惆悵舊游成寂寞,影堂空掛薜蘿陰。
玉戟棱棱應節分,枝枝柔玉紉香云。凝妝擬待三更月,露染生綃六幅裙。
夜來新水到柴扉,鳴雨空階滴漸微。詞客清尊開別墅,佳人紈扇畫雙飛。沙邊宿鳥聞歌起,江上征帆入暮歸。車馬長安塵似海,不如乘醉臥漁磯。
匡廬秋色落千嚴,湖蕩青青草半芟。晚翠和煙群島接,空潭浮月薄云銜。如何圓魄看三度,猶自江村滯片帆。欲寄尺書隨雁足,鄉心撩亂倩誰緘。
不是通侯貴,還應貢禹彈。只應好形制,自己愧彫殘。簪玳尚誰繼,風云那可看。自曾許持送,談笑未嘗乾。
人自傷心春自回,倚闌愁睹燕歸來。玉簫吹斷秦樓曲,嬴得紅顏鏡里灰。
何處登高何處峰,世間遙望紫云重。坐低南極天全迥,醉爛碧桃春正濃??瞎仓烀鳛槎粗?,聊從葛老問行蹤。何人不到尋仙處,一縷晴煙樹二松。
山杏溪桃化棘蓁,舞臺歌館墮灰塵。春來底事堪行處,門外流鶯枉喚人。
中年多病早衰翁,詩不能工枉受窮。郊島五行君識否,要知我命與渠同。
長生秋盡夜迢迢,南內宮槐葉欲凋。那禁再作沈香夢,夜雨聞鈴蜀道遙。
春從江上至,先入美人心。笑是桃華好,愁惟綠草深。竹枝傳舊怨,團扇寫新吟。欲寄離居者,殷勤托翠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