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呈全真
九十日春余十日,庭陰已作夏扶疎。
桃花浪暖且振擑,燕子日長空廢書。
故人行行重作別,倦云悠悠思定居。
及此莫孤朝與暮,易勝書禮問何如。
九十日春余十日,庭陰已作夏扶疎。
桃花浪暖且振擑,燕子日長空廢書。
故人行行重作別,倦云悠悠思定居。
及此莫孤朝與暮,易勝書禮問何如。
九十天的春光只剩下十天了,庭院中的樹蔭已經長得像夏天一樣枝葉繁茂。桃花盛開,水波溫暖,我暫且振奮精神;燕子日日飛過天空,我卻無心讀書。老朋友一個接一個地再次分別,慵懶的云朵悠悠飄蕩,我也想著安定下來。趁著現在不要辜負了朝朝暮暮的時光,不如多多寫信問候彼此近況。
九十日春余十日:指春天九十天已過去八十天,只剩十天。
扶疎:枝葉繁茂分披貌。
桃花浪:即桃花水,指春汛。振擑(zhé):振奮。
廢書:放下書本。
行行:走了又走,指分別。
倦云:慵懶的云朵。
莫孤:不要辜負。
書禮: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暮春時節。當時詩人或許經歷了與友人的分別,看到春光漸逝,從而引發了對時光、生活的感慨,希望能珍惜當下,與友人保持情誼。
這首詩主旨圍繞暮春時節的感慨與人生思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細膩且復雜,既有對時光的惋惜,又有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時刻的內心世界。
箕裘家世忝先君,慚愧飄蕭兩鬢塵。自古山河歸圣主,從今廊廟棄愚臣。常思臥隱云鄉外,肯效行吟澤國濱。驛使不來人已老,江南誰寄一枝春。
淦川銀燭照離情,畫舫行人一月程。相憶卻憐山寺遠,不曾夜半到鐘聲。
秉彝好德性彌天,一見圣人皆勃然。可惜欲心膠一世,無能期月況三年。善言善行顏閔冉,子貢依然與有之。可是晚年深性道,三年喪畢轉依依。莫貪學圣在聞言,但看威儀已燦然。無隱無言二章旨,此章蓋已具其全。盡心盡性自儀刑,得有相知道可行。萬世無窮干祿法,深勞子貢一推明。
貢院初開閣,春陰獨倚欄。柳邊千艦聚,花里萬家殘。風雨江聲壯,兵戈地色寒。斷腸沙雁北,群起向長安。
滿掬沙塵影,泚然向此中。鷗鳧隨俯仰,厲揭自西東。寒暴恒愁雪,帆輕不問風。潺湲如可聽,孤夢恰能通。
歲晚風號寒,瑯玕半吹折。雖殘棲鳳枝,終抱凌霄節。
吳生雁蕩人,脫略當世事。欲識平生心,悠悠江海是。布衣何飄飄,孤劍千里至。斗酒未及歡,看云起歸思。長風吹古城,寒石下秋水。分手從此辭,車塵望中起。
屋上白云閒,屋下流泉好。遙山幾片青,出沒林樹杪。浮生墮塵網,局促何其小。豈若山中人,悠然豁襟抱。林春花氣濃,谷暖鶯聲早。安得往從之,談玄坐昏曉。
士方不遇時,意氣常鞅鞅。野鶴在雞棲,能無云際想。羽毛正離披,九霄安得往。君看園中蔬,亦因膏雨長。人生何不為,達者貴道廣。衡門且棲遲,世人正鹵莽。
狐鳴工作祟,鴉噪每為兇。魯觀初尸罪,丘門永削蹤。謀身真有窟,鑿趾欲無墉。力擊延齡去,堂堂似亢宗。舊知偏下石,遠避亦傷弓。留落周南眾,蕭條冀北空。萬言徒飾詐,雙淚卻由衷。王績何曾醉,劉蕡本不風。噬人侔虺毒,害物比貓柔。清議姑驅逐,寬恩未放流。劍誅張禹佞,扇障褚淵羞。諫筆非私忿,惓惓為國謀。伏閣何其壯,登舟得許哀。人多稱快者,上豈少恩哉。惡草毋留種,夭桃不待媒。九重方遠佞,寧放鄭詹來。
水闊山高塵抱豁,因知造化可為師。瀾安四海云帆掛,草綠平原駿馬馳。會履難危遭閏厄,不辭辛苦作書癡。此身未慣閑中老,笑遣豪情入小詩。
風前雨漠然,遠山浮白霧。客城多寒侵,繁華辭春樹。夜隨燈五色,反復仍陌路。沈沈縮一隅,遏抑孤獨怖。忽有汽笛聲,匆匆朝與暮。
不到禪扉久,靈花又早秋。白云飛欲去,還被遠公留。
旅寓丹房夜,高城乍絕鐘。蠟花燒燭短,乳面潑茶濃。山豁三更月,秋添四壁蛩。殷勤老貞士,清話得從容。
樓臺無地且逍遙,車馬何曾訪寂寥。所愧千愚亡一得,休言八座有三貂。他年就第布巾角,此日逢人免扇腰。眼外青山猶可借,意中綠墅倍相招。